上周万州开课,提问环节一个学员问了一个问题:"我的孩子老是不听话,怎么办?"
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孩子不听话,让很多父母头疼。孩子不听话,我们父母是怎么做的呐?我们就不高兴,就发火,就抱怨,就指责,甚至打骂,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结果孩子是更不听话,更是跟你形成对抗。
归根结底,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因为"德薄言轻",所以孩子不会听我们话,即使我们讲的都是对的。所谓的"言轻",也就是父母的话,在孩子心中已经没有了分量,为什么没有了分量?因为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孩子已经不相信我们了。
同样的话,如果换一个讲,比如老师,孩子就听得进去,为什么?因为孩子信任老师,老师为人师表,说的话,在孩子心中有分量。
我自己也两个孩子,大的孩子三岁多,我发现在这个时候,孩子对我的话是100%信任的,我几乎讲什么,他就信什么,这个时候讲的话是有分量的。我相信大家也是同样的感受,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100%的信任,100%的听话,而现在为什么不信任了,可能只有20%的信任,我们得反思,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是如何丢失亏损的!
这个问题不仅仅在孩子身上,夫妻之间这个问题也非常严重,什么问题?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为什么我们讲的话,另一半不会听,听不进去?一样的道理,因为我们"言轻",因为我们讲的话在另一半心中没有了分量,归根结底另一半不信任自己了。
夫妻之间没有了信任,彼此心门也就关闭了,彼此之间能量就堵住了,关系必然出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彼此没有了沟通,且无法沟通,最终变成同一个屋檐下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就一定是不通,不通因为没有信任了。
夫妻之间没有了信任,剩下的就是怀疑,不管对方做什么,都是怀疑,都是打击,都是否定,都是泼冷水,亏损彼此的信心和能量。
以前就有学员,自己偷偷在外面报课学习,我就问她,为什么不给先生说。她说怕先生不支持她。怕的背后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怕?因为我们信心不足,底气不足,能量不够才怕。我们的信心,能量是怎么亏掉的?
就像这个学员,提前暗示自己,先生是不会支持她报课学习。所以,就瞒着先生报课,偷偷学习。今天真是悲哀,连学习都要偷偷做,我们活得这么窝囊,活得这么憋屈。能量、信心是怎么亏掉的——当我们做了亏心事的时候。什么叫"瞒着",说得好听叫瞒着,不好听就是欺骗,欺骗一次信心能量就亏损一次。
我们还有一个学员,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也是聊到这个问题,她很想去外地参加一个学习,这个学习是要自己花钱,但又怕先生不支持,所以她就欺骗先生,说是公司安排她去学习的,后来先生就叫她把公司主管电话发给他,他要亲自打电话去问公司主管。
当时我就问她,为什么不真诚的给先生说,是自己想去学习。她立刻回答我,他肯定不支持我,他一直都怀疑我,肯定不要我去,怕我被洗脑了。
信心不足,能量不足,底气不足,我们不敢说真话,连学习这么光明正大的事情,都要偷偷做。我们做事情,常常是"先斩后奏",甚至是"先斩不奏",一直欺瞒着,我们就一直亏信心,亏能量。
前段时间,身边一个很好的朋友离婚了,什么原因?也是彼此没有了信任。我这朋友,这几年投了不少的项目,结果很多项目都亏了,又不敢给先生说,一个人撑着,想做项目翻身,把坑给填了,结果坑越来越大,拆东墙补西墙,信用卡网贷越来越多,后来实在无力偿还,银行电话就打到先生那里去了,先生就知道了,几年下来累计负债几十万,本来先生就是一个本本分分上班的人,几十万不是小数目,事情就闹大了,当天先生就叫她收衣服走人,闹到现在已经离婚了,最受伤的还是孩子呀,从此孩子没有了根,根断了。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总是怕?怕什么?怕父母不支持,怕另一半不支持,怕怀疑,怕否定,怕反对,怕打击。 这个怕一定是有前车之鉴,以前有经验,比如学员外面花钱报课学习,回去以后就告诉先生,结果先生很发火很生气,一个不好的记忆形成了。看吧,就不该说,反正说了,他也不支持我,所以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不说了。
你哪里知道,他生气发火的原因,根本就不是不支持你花钱上课学习,而是你事先没有告诉他,也就是你没有尊重他,他要的是你的尊重,你要是先尊重他,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这种信任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其根源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就像那个去外地学习的学员,我当时就问她:"你怎么知道,他一定不支持你去外地学习呐?"这是事实,真相,还是自己的想法?
事实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跟他讲。
真相是:有可能支持,有可能反对。
想法是:他肯定不支持。
一件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我们就已经下了判断。而且是不好的判断。这是我们的习气,惯性思维模式。就像上次,一个学员来借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文言文,一个白话文,当时问我看哪一个版本,我说读文言文,她立刻就回答:"文言文,我读不懂呀",事实是都还没开始读,就告诉自己读不懂了,这是我们的悲哀,一个目标,一个梦想,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宣判了死刑。然而事实背后的真相,也许我们一读就很喜欢,一读就能读懂。难的不是事情本身,难的是我们限制性的想法,是我们的妄想把自己给束缚了。
当时我问这个去外地学习的学员,我说:"谁先怀疑谁?"当我们认为另一半不支持自己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再怀疑他,我们怀疑他不支持自己。很明显,是我们先动怀疑另一半的念头,是我们先不信任另一半的。当我们动了怀疑的念头,我们信心,底气,能量就不足了,是我们不义在先呀!
我们怀疑另一半不支持自己,其实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本人就常常犯这个错误。之前,也一直认为爱人,不懂我,不理解我,不支持我,不肯定我,所以心门就封闭了,很多事情就不给她讲,怕给她讲。
上次烧书就是个深刻的案例,原本以为爱人肯定会不支持我,我要是给她说,我要把我的几本书烧了,她肯定认为我疯了,肯定跟我大吵大闹,所以我也是先斩后奏,先把书烧了,再告诉她的。结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爱人给我发微信说支持我的决定。
所以,很多担心恐惧,完全是自己妄想出来的,自己吓自己。爱人,家人比我们想的,更加理解我们,爱我们,支持我们,肯定我们。
除了父母与孩子,夫妻之间,整个社会都是严重的信任缺失,信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品质。你怀疑我,我怀疑你,人人都关闭心门,人和人就堵住了。
经营企业核心就是经营人气,有了人气,就有了财气。即使公司产品很好,技术很好,商业模式很好,但如果没有人气,再好的产品卖给谁呐?人气从哪里来,人气从信任来,有多少人信任我们,我们就有多大的人气。
今天我们开公司做生意,是怎么把信任,把人气给亏掉的?很简单,因为我们见利忘义。
前几天在咖啡吧,听到隔壁几个人聊天,一直在谈项目,其中一个人就说:以前给人家介绍投资1万的项目,人家没赚到钱,后来介绍投资5千的项目,也没赚到钱,后来介绍投资2千的项目,还是没赚到钱,现在给人家介绍投资500的项目,还给人家保底,人家都不做了。什么叫保底,就是赚了算你的,亏了算我的。
这个人讲的不仅仅是他,这是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现象,现在社会各种眼花缭乱的项目,我们给别人介绍项目,往往就是有利可图,见利忘义,人家投资了,我们可以拿一部分提成,但人家亏损了,甚至明明知道,项目是个坑,还给人家夸大介绍,把项目介绍得天花乱坠,让人家投资。人家这次相信你,投了钱,但发现项目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发现被骗了,钱也亏损了,从此再也不相信你了,你赚了人家一次钱,但是失去了信任,所以很多做项目的人,发现人脉都伤完了,伤人脉伤的就是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