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想法散文
学思结合,发现学共之美

学思结合,发现学共之美

作者: 谭新玲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21:28 被阅读0次

      2019年元旦注定会成为我个人生命中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实验中学四位骨干教师在孟校长带领下,不远千里赴湖北监利参加《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监利站活动,用求学的虔诚态度跨年迎新,用学习的执着精神投资自我。

      在这里,我遇见了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一节静悄悄的语文课。由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郑艳红老师作为送教主讲教师,执教高中语文《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文,润泽和谐的课堂,将学共理念悉数呈现。在这节课上,我们跟随名师的指引深入浅出,让思想碰撞,让思维开花。

    上课前郑老师从在场200多名听课教师中随机招募8名观察员,我积极报名,有幸近距离接触名师课堂。简单的培训,让我们明确了责任分工。观察员随组就坐,不能参与课堂活动,不能干预学生学习过程,详细记录本组每一名组员的课堂表现,包括讨论是否积极,倾听是否认真,课堂交流参与度如何,甚至微小到用词,表情等。

      课堂上,郑老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组,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努力为他们创建安全的交流环境。每组四人,围桌相对而坐,分别为A1号、B1号、A2号、B2号,小组额形式保证学生间的交流能充分进行,不流于形式。

      当有问题需要探讨时,组内A1号与B1号、A2号与B2号用不能让第三人听到的音量小声交谈。具体交谈方法为:A1号陈述时B1号倾听,接着由B1号复述A1号的谈话内容,最后两人交换角色,围绕同一话题继续交谈。这种安全的交流方式不仅让交谈真实发生,而且培养了组员间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倾听中学生不再纠结于自己的答案一定是对的,而是彼此接纳,吸收精华,达成共识,走向完美。

    这节课,郑老师围绕“母亲节,母亲到底幸福吗?”这一个学习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开展了四场讨论:1、你给母亲过过母亲节吗?2、文中一家如何给母亲过节?3、文中母亲幸福吗?4、探究亲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学生在郑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深入探究,轻声细语的交谈,耐心和谐的倾听,润泽宽松的氛围,让人如沐春风,身心愉悦。学生在展示自己见解时,郑老师也是认真倾听,并不时把关键词句记录在黑板上,多重观点一齐呈现,百家争鸣同台竞秀,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发言者的话语权,给予他们肯定的微笑,让学生信心满怀,越战越勇。

      让我难忘的是这堂有200多名听课者,每组还有不认识的观察员随组就坐的课堂上,竟然也掀起了高潮!两组学生为“母亲到底幸福不幸福”引发辩论,各执己见,理由充分,旁征博引,唇枪舌战,互不相让。郑老师在旁认真倾听,并未过多干预,接着让全班学生根据自己支持的情况,分为两组,再进行组内讨论,最后两大组间进行第二次展示。郑老师适时评价,及时引导,这种收放自如、随机应变的教育智慧,让每一位听课者暗自佩服。

      说实话,当时作为观察员在旁观课,看到郑老师的课堂如此安静,我只是觉得新鲜好奇。当我这个假期真正学习了《教师的挑战》一书中学共体的基本理念后,回过头来再细细品味这节学共体理念下的课堂,突然,一层神秘的面纱终于在我眼前坠落,我看到了倾听别样的美丽,体会到了宁静独有的魅力,感悟到了尊重那么的重要。

      在《教师的挑战》一书中,佐藤学教授一再强调:“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中心。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和倾听形成了润泽、融合而安全的言说环境,也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倾听关系。学生们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观点,而是认真的听取、思考和反刍别人的观点,并能够平等的参与交流和探究。他们不再是强调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在同伴的观点中获取营养成分,来滋养和丰富自己。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从互相倾听走向和谐的交响。倾听代表了对对方观点的关注、同情、同感与共鸣,而这也是会在对方心中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倾听的关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而且通过倾听,一方能够在另一方观点的基础上去思考,并形成了两方面思维和经验的连锁,从而将学习和合作引向深入。因此,倾听是深入学习的必然途径。郑老师的课堂上,不正体现了这些先进理念吗!她将倾听演绎得多么纯熟自如!

    学然后知不足,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年龄,才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变革的迫切。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让新的一年,因学习始,为学习终!

相关文章

  • 学思结合,发现学共之美

    2019年元旦注定会成为我个人生命中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实验中学四位骨干教师在孟校长带领下,不远千里赴湖北监...

  • 学思结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万物,成长之始在于巩固自身,我逐渐开始厌烦这种论断,文章,我觉得自己朴实无华的东西写的太多了...

  • 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此句中,“思”的意思是思考;“罔”的意思是迷惑;“殆”的意思是没有信心。整句话...

  • 学思结合

    这个学期,我打算不再一心扑到自己的事情上,而是用心对待语文教学,让我们班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考出相对好一点的成绩来。 ...

  •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顾学习知识却不思考总结则会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陷入困境,无所收获。只停留于思考却不...

  • 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 学思结合

    卡6 我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思:学习而不思考就好像填鸭式输入,未经消化做不到真正吸收。 在法国青年波...

  • 亲子教育 | 学而思的学前七大能力评估2017

    之前我以为学而思只是小学以后才可以学,经过研究哥哥的幼小衔接才发现学而思不仅有中班,居然托班就有! 学而思2018...

  • 《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改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月色如水,清幽静谧。千古美文,白话改之。奇思妙想,焕发新春。

  • 学思应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显而易见,学与思是不可分离的。要真正的学有所得,必须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必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思结合,发现学共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s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