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仅带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体验。)
电影结束的灯光亮起时,空气凝结,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呼吸着——一位在影院观看了《超脱》的观众如是说。
这样的观影体验也许并不罕见,尤其近年丧文化横行,《海边的曼彻斯特》等一系列电影也能有如此效果。
但《超脱》,这部台译名为《人间师格》的美国电影,却在冷漠和残酷中更让人深陷绝望,甚至逼急一种肉体与精神分隔开的死亡状态。
超脱电影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位社区学校教师,电影围绕着他在学校和私下的生活展开,主要讲述了三段故事。
一个关于学生梅里迪斯,一个关于站街女艾丽卡,一个关于外公。
梅里迪斯拥有过人的艺术天赋,私底下创作出了不少出彩的绘画及摄影作品。但其却因生性胆小、外貌不佳等原因不受人待见。
即便是亲生父亲,在看到女儿那些黑暗风作品后,也大斥其不务正业。
她爱亨利,也就是她的老师。
艾丽卡是一个靠卑贱的性交易维生的少女。在初次结识亨利时,她仅把他当成是一个好色的成年人,并尾随其后希望捞一笔钱。然而亨利没有答应。
在第二次相遇时,亨利收留了艾丽卡。
她依赖亨利,一个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
外公由于年事已高在养老院被护工照看,思维日益衰弱。亨利总会抽空看望他,却不忍心看着外公因衰老而饱受身体折磨的样子。
在看望外公时,亨利总会想到自己母亲。
他愧对亨利,自己女儿的儿子。
三个人,三段故事,三种情感。亨利一人贯穿于三者之间,却永远只呈现出一副冰冷的模样,好像超脱了这一切。
回到片名,电影用detachment作为标题的用意,慢慢浮现了出来。
在牛津词典里,detachment一词主要有三种解释,一为客观,二为分离,三为超脱。
亨利是客观的。他清楚眼前发生的一切:对于学校,他知道这里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对于学生,他知道他们个个叛逆且躁动;对于职业,他知道自己不过是过渡时期的看门狗。
对于这些,一般人或许选择隐忍,或许选择改变。而亨利,却用所谓的“doublethink”选择了在二者之间游离。
在客观的基础上,亨利逐渐将自己的精神从肉体中分离开来。影片中夹杂了大量他在橘色灯光镜头下的独白镜头,表情比他平日要自然得多。
亨利好像有两套思维模式,一种用于和外界接触,一种用于和自己交流。只有在橘色灯光下,亨利的真情实感才能流露出来。
正是这种习惯,导致了他在和梅里迪斯、艾丽卡等人交流时产生的种种误会乃至障碍,那些充满防御性的行为总是不被理解。
他的想法无人听见,他的思维无人理解。亨利甚至明白,外人喜欢的只是他流于表面的样子,而非潜藏于内心、被分离开的精神。
客观、分离,最终导致的必然是超脱,也就是电影的中文译名。
影片一开始便引用了作家阿尔伯·加缪的句子:“如此超脱于自身,却依存于世界。”加缪笔下的《局外人》中主人公,即便在母亲的葬礼上也没有哭泣。
亨利也是如此,屡次回忆起自己年幼丧母的经历时,你都不曾看见他脸上会挂着泪珠。
他真的没有一丝温暖吗?当然不是。亨利会主动和被欺负的梅里迪斯交流,会收留流浪街头的艾丽卡,也愿意在外公床头和他呢喃。
但在另外某些时刻,他那冷酷无情的面目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一头被压抑多年的狰狞野兽,肆意地在人间咆哮。
亨利是超脱的,但他不是超人,他也有情绪。
所谓超脱,我们在亨利身上得到了另一种解释:目睹,理解,接受。
影片的最后采用了一段开放式结局,亨利在教室里朗读着《厄舍府的倒塌》,然后整个世界逐渐变得混乱不堪。
虽然风格差异显著,但把《超脱》和近期上映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相提并论,还是不无道理的。
二者均在日常生活题材中向我们呈现了不可释放的压抑感,而影片的主人公也或多或少能让我们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的产生,也许是因为我们共处于同一个世界,而究其细因,则是源自我们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改变事物的绝望情绪。
世界很荒凉,而我们又活得太压抑。
为了摆脱,唯有超脱;在充满灰暗的尘世间,只能独自上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