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位,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手下员工集体跳槽,而他的KPI取决于员工是否跳槽到大公司。这个职位叫高三班主任。
每年这个时候,高考这一大奇观,总能引起局内和局外人的共同关注,皆因这是一届届考生的集体回忆。
纪录片《高三》,取景福建一所中学,记录他们高三年级一年的备考生活。
这部片没有俊男美女,没有连贯剧情,你们可能不会去看,所以我来给大家划划重点吧。
周浩的作品,总是非常冷静,他会同时展示几个视角,但不发表观点,思考的任务交给观众。这也正是好纪录片应该具备的条件。
本片中,高三班主任王锦春可以算是“男主角”了。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他开始的。
《高三》所展示的视角,包括学生和家长,这两个视角我们都经历过,或者未来将有所体验,而王锦春的视角,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留意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高三班主任。他们的工作除了教授课业,就是做思想动员,无所不用其极。以下是王锦春的日常:
先是对学生来一个下马威
然后对学生家长下手
对差生他软硬并使
开班会,他套路满满,称隔壁班炫耀自己成绩好,让他颜面扫地,为此一度想过辞职,希望能煽动学生,帮他争口气。
给学生放齐秦的《狼》,并要他们唱出来。
对无心向学的学生,他求学生为他读读书,并跟学生谈条件。
有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出走,他马上赶到车站去追回学生,并和他谈心
考试前几天,为了不增加学生压力,他阻止学生家长来探望。
临考前的班会,他话锋突转。
来到考场,他以一个带领将士征战的将军自居。
三天征战之后,学生们都各奔前程。而他又回到了去年的起点……
我并没有贬低这位王老师的意思,我反而觉得他非常敬业,对待这份工作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坚持。
尽管如此,是不是就可以用空洞的“伟大”二字来形容他的职业呢?正如他所讲,局外人肯定是不敢苟同的。或许他们自己也不会这样认为。中国早已过了人人都必须做伟人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选择站在局外,不痛不痒地批评几句,然后不了了之。作为局内人,王锦春并没有能力去改变制度,他选择的是引导学生去适应制度。
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介绍马克斯·韦伯的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观念时,为了方便大众理解,他举的例子正好就是教师这一职业。
他谈到,当一个老师思考如何教好一个学生,当中不止包括学习成绩,而是德与艺全方面的教导,这时他便动用了价值理性。而当一个老师整天想着如何让学生考高分一点,让自己的业绩再好一点,这时主导他思想的就是工具理性。
套用到王锦春身上,首先,衡量高考成功与否唯一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他的工作是围绕工具理性展开的,他传达给学生的思路,也是让他们以工具理性为主导,高三这一年读书,唯一的目标就是分数,而读书的价值则暂且放在一边。
但又不能一概而论。上面提到的那些差生,有的沉迷上网,无心向学,甚至顶撞领导,有的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出走。按照工具理性的思维,应该将这些学生排除在外,这样他班上的平均成绩必定能提高,业绩自然会增长。
况且,他完全有这个机会,顶撞领导的,他可以将其开除,出走的,通知家长将其领走。但他却去找学生谈条件,甚至跑到车站去拦住学生并与他谈心。如此大费周章地挽回学生,似乎又是价值理性在“作怪”。
我们都知道人是复杂的动物,具有多面性,甚至有某些方面是自相矛盾的。《高三》,或者说,周浩的纪录片,最大的功能就是展现出这些多面性,让观众能从每个方面都获取信息,从中发现每个人与环境,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