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和新文体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就和一些人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可是当时只限在诗中的改革。在逃亡日本之后,他继续推广诗文改革,认为新派诗要讲究意境,还要讲究语句。同时,还要带有着古人的风格,批判了以往那种仅仅是在旧诗中运用新名词来表达意思的做法。这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之下,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都是在流亡日本时期创作的,但是用语通俗自由,并且将新思想写进了诗中。在他提出了诗文改革之后,又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且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
与诗歌小说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以他在十年内发表的系列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创立。
中国传统的散文内容大都是寄情山水。脱离社会的现实,即使发表的现实的看法也大多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在语言上更是使用文言,梁启超的散文在内容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中,或者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再或者就是引进西方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地呼吁变法自强,直接面对现实,将散文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途径和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气势磅礴。常常带有感情,极有鼓动性语言,也更为大家所接受。
他的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的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清楚,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排比等手法。文章中,呈现出来的气势磅礴的风格。
梁启超的新文体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散文的发展,并使得一大批读者从中进一步了解世界,也培养了一批具有更加进步思想的人,来进行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感受:“梁启超虽然在流亡日本之后,政治思想上逐渐变得保守,但是他在文学,学术理论上继续发展。对于近代的文学革命运动,有着很大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