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还有更多的人企图自杀。因此,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自杀带来的丧亲之痛或受此影响。自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是2012年全球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每四十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自杀是如此严重,我们今天的自杀人数甚至要超过战争死亡人数。
任何人都可能自杀,富翁、伟人、艺术家、穷人、知识分子等等,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张国荣、三毛、海子、老舍、海明威、梵高、翁美玲……
我国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我们的家庭关系,亲子冲突;学习压力;师生关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抓取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的网络信息,分析了392例青少年儿童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例。自杀及未遂在开学季前后居多。
引起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复杂多样,但是许多因素在在自杀事件中也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普遍性。其中,家庭、学校、社会媒体、个性等原因是主要促成青少年自杀的因素。
这就要涉及到青少年大脑的结构,我们脑的结构是从低等爬行脑到情绪脑再到人类挠脑,而我们的思维却是反着来的,前额叶是大脑器官的司令官,一个人前额叶成熟要到25岁以后,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大脑使青少年的恐惧感变弱了,更加有勇气面对威胁与竞争。即使在平静的情况下,青少年也比成人更容易冲动。青春期的疯狂,并不完全是激素决定的,而是大脑发育变化引起的;
青春期是生命中重要时期,探试发现边界,探索未知;这些特征会使青少年勇于探索,过有目标的生活,寻求新奇食物,参与社会,情绪强烈,富有创造力的探索——《青春期大脑风暴》美国丹尼尔-西格尔。
青春期青少年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变得更加敏感,多巴胺水平的提高驱使他们做出寻求回报与刺激的行为,那意味着青少年容易感到“无聊”,所以他们不断追求新奇、刺激,新奇性在脑内刺激多巴胺分泌,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寻找自我的冒险。
家庭、学校、社会媒体、个体因素都会造成自杀,青春期三个特征:亲子冲突;消极情绪(与青少年认识食物能力有关,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应对经验不足);危险行为。
有牺牲式自杀、游戏式自杀、暗示、报复性自杀等,我们父母要怎么办?——正视、尊重、接触性关怀、精神食粮、警觉、勇敢面对。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接触所带来的安全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游戏。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只停留在喂饱的层次上,要想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孩子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关怀,让他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他的心智才会健康发展。
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我们父母要去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认同,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换位思考,给孩子创造一个宁静、舒适、平和的空间,和善而坚定去对待孩子。
真正树立榜样的作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的家庭平和而又温暖,远离自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