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涵妈 图/ZZOYA
小孩儿就该有小孩儿样儿,毫无攻击性的孩子往往内心很压抑或者绝望。
1.
我的心理学老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说是一个小孩子非常爱咬指甲,就算指甲已经被咬的面目全非,甚至流血,依然会继续啃咬。
咨询师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会打妈妈,或者抓妈妈的脸。
因为这位妈妈每天都全职一个人带孩子,她觉得自己为了孩子不仅放弃了事业,还每天这么辛苦,孩子眼看着长大了,怎么反而“白眼狼”似的打妈妈了呢?这么小就不心疼妈妈,长大了那还得了?
于是,在孩子打她或者抓她的时候,她就会狠狠地打孩子,想着打几次他就不敢了。这个孩子是不敢打妈妈了,可是他把攻击性转向了自身,就是咬指甲。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会通过干一些“坏事”来验证父母对我的爱。他们通过抓咬父母,哄睡偏不听等行为,来寻求父母的积极关注和无条件接纳,从而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当孩子打父母时,我们要用不含敌意而又坚定的智慧来处理冲突。比如笑着抓住宝宝的手,说:“咦,我抓住了哦,不许打了,妈妈会疼的!”,或者装着很疼,哭着说:“呜呜呜,好疼啊,不能再打啦!”
我们一方面接纳了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引导他如何发挥自己的原始能量。不是通过攻击别人,慢慢地他就会把这种能量的发挥转变为体育锻炼或者帮助他人等。
很多小时候被父母压抑攻击性或者错误引导的孩子,要么莫名其妙地攻击他人,要么中规中矩做事束手束脚,要么严重自闭抑郁,甚至自残自杀。
2.
涵涵小的时候,有一次在院子里打我,我笑着抓住她的手,抱着她跟娃沟通。然后有个邻居看到了就说:“咦,这当妈的真心软,才这么点就打父母,长大了还得了,狠狠地拍几下,她就不敢了!”
我生平最讨厌教唆父母打娃的人,以及那种问无聊问题的,比如:“你给妈妈亲,还是奶奶亲”,或者是“你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吓唬语言。每次遇见这种情况,我要么拆他们的台,要么连个眼神儿都不给。
这个邻居是位爷爷,他们家也有孙子。小男孩一直被“慈母多败儿”的古训压制着,全家人都主张严厉教育,长大了才能成才,别说孩子抬手打人了,学着别人叫了一下爷爷的名字都会被关在门外,一直哭很久才给开门。
这个孩子现在的结果就是到了幼儿园后,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打别的孩子,打完后看起来他也很委屈,好像就是那种其实不想打,但控制不住自己似的。
看着很厉害吧,但遇见需要捍卫自己权利的事情时,又非常地怯懦。总之,看起来很可怜。
我总觉得一个正常的孩子,应该被父母无条件的包容,就算发发小脾气,非得要什么,父母不给时,拿胳膊抡到了我们身上,我们应该正确地去引导他如何发泄不良情绪,而不是以暴制暴地去压制他的攻击行为。‘
小孩儿就该有个小孩子的样儿,说难听点他就是那种未曾全部开化的小野兽,所以有些行为就是那种原始的本能,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引导他变成一个文明人,但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
想想看我们自己作为成年人,从农村走向城市时,是不是也经历了一些之前不曾有过的文明行为,何况一个孩子呢?
3.
记得我看过一本心理学书上写着,二战期间,在组织疏散儿童工作时,英国政府聘请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作为精神顾问,照料受到战乱波及的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难熬的疏散过程中,他观察到有一群孩子呈现出“反社会行为”,比如偷窃、破坏、撒谎、争斗等;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得很顺从,似乎没有什么情绪问题。
在人们看来,那些顺从的孩子,似乎能很快适应环境,但事实证明,这些孩子后来表现出长期的、更难以修复的心理问题。反而是攻击性强的孩子,在得到比较好的照料后,心理状态恢复如常。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当孩子面临环境突变时,美好的生活被剥夺,内心极端无助,从而就会表现出反社会倾向,这些行为是孩子在试图补偿自己被剥夺的、断裂的感觉,是在向养育者发出求救信号,期望被更好地对待。
就像两个夫妻吵得最激烈的时候,恰恰不会离婚,不争吵了反而缘分走到头了,因为对对方无所期待,对婚姻感到无望一样。当孩子顺从的有些不正常时,恰恰是他感到环境不可改变,此生就这样的时候。
所以,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能够被温柔的爱、积极的关注、无条件的接纳所感化,相反过度指责和训斥打骂只会把孩子逼成你最不想他成为的样子。
有攻击性是孩子的常态,没有攻击性的孩子才最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