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新手机了,内心一阵兴奋。
因为我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感一旦拥有过,就再也不想让它远离自己。这种感觉是今天早晨才有的。
01
什么导致了烦恼焦躁
昨天刚买到手机的时候,并没有。反而内心像是是一种没有反应的空洞。这种空洞,犹如一个人只有躯壳,而没有内在一样。
以前读过罗杰斯《论人的成长》中艾伦的空洞,并没有读懂。而我,前两天的生活,才真正如艾伦一般,体会到了心灵的空洞。这种空洞,是自己不能做心灵的主人,焦躁,无助。想做事情,却又做不出的难受。
我处于臆想之中,整个人呈现恍惚的状态。
没有行动的感觉真的非常可怕,而且这种可怕的力量在前两天积蓄形成,又形成一种爆发的倾向。终于,它指向了我的大宝。
02
负面情绪给孩子带来的……
前天,我看到大宝哪哪都不顺眼,于是,长期积蓄的情绪,终于歇斯底里地爆发了。我像一只发怒的狮子,对着孩子做出了现在连想都不敢想的行为。
现在想起来,一个人的行动力真的是她的致命伤。没有行动力,真的没有好的情绪,更不用说成长了。
我完全失去理智,而失去理智的直接原因是,孩子披头散发。十一岁的孩子,洗了澡出来一下午了,竟然不知道梳头发,而且中午洗澡出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她有鞋不穿,光着脚在地上跑来跑去。地上干净也说得过去,地上到处扔的妹妹家孩子扔的玩具。以及室内过热的温度导致飞进来“嗡嗡”乱叫的苍蝇,拿着苍蝇拍怎么都赶不完。
我不能看大宝,她那懒散的态度让我对她真是失望。
我又想起了每天早晨起床的场景:起床时间暂且不说,八点才起床,而且起来以后披头散发,根本不知道洗脸刷牙,就连吃饭都是靠大人来喂的。
如果不喂饭,根本不知道吃。作为大人,担心孩子青春期正是长个子的时候,一旦长不高,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吃饭,喂就喂吧,但是,得抽出时间,把饭塞到她嘴里。
但是,喂饭这一举动更是增加了彼此的矛盾冲突,这一做法,实在是不明智,我知道,硬逼着她吃饭,往嘴里塞饭,失去了她选择的自由,同时更增加了对大人的不满。
这是让我们关系变僵硬的又一助推剂。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早晨起床之后头不梳,脸不洗牙不刷,茫然不知所措。
在我看来,这么大的孩子,一点主见都没有,每天跟着妹妹家的儿子学,要知道妹妹家的儿子要比她小三四岁的。妹妹家儿子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而且明显的玻璃心。一想到这些,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么不成器,这么没有主见,这样的性格,这样的生活习惯,以后可怎么办呢?
我发怒了,不,其实是,我发疯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干什么,这些时间的不作为,你让我失去了之前我的那种心里状态,我开始歇斯底里了,像之前的那种找不到自我。我难受,压抑,我不开心,我郁闷,我急需找一个发泄口。
于是,我只有朝我最亲近的人,来进行发泄。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多么可怜。而可怜的原因,归根结底竟在于自己生活习惯的改变,在于自己的不成长。有了像平时一样内心的梳理,没有了像平时一样用心地汲取别人的经验与方法,没有了诉说和谈论的对象。我,竟然变得不再是我了。
突然间,我意识到了,这段时间我竟然没有朋友,没有朋友来听我诉说我的心迹。
这一切加到一起,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把我压倒了。我现在体会到了抑郁症的感觉,估计所有的抑郁症都是一切不顺心,结合在一起的。而最关键的是,自己的内心竟然没有得到调试。
03
自省
突然间我想起了我的婆婆,那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人。她的行为,所到之处,无不被人议论指责,之所以是目前的“前夫所指”的状态,因为她才太孤独,太缺爱了,而且她没有文化素养,从小失去父母的调教,不懂得用方法来调试自己,况且懒散的她,不会用不停地做事情来改变内心的焦虑。
虽然这些方法是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悟出来的。但是,心情烦躁之后,要不停地做事情。这不也是生活中的小智慧吗?
心态真的很关键,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自己心情而决定的。就像这一段时间,自己变得开始拖拉,好像有一点失去了之前的雷厉风行,那就去做,不给自己留任何的思考空间。做起来,不断的做的状态中进行改正,不是坐在那里空想,空想是要出问题的。
就像自己和大宝的关系。前一段时间,为什么我们的关系相处的很好?因为我这个妈妈做的很称职。我理解孩子,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可以理解孩子所做的一切,她的烦恼,她的忧伤,她不做作业时的心境。
那个时候的我,有自己的任务。我知道,孩子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不是我,我决定不了她。唯有理解她,用我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她,一切都不是问题。之前的我不敢想象,孩子会真的很优秀,能考上北大清华。但是现在的我,知道人生不设限。这一切皆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这种可能性最大的信任者必是我自己。我相信了,才会有!
果然,一切朝自己预想的方向进行。孩子能顺利地完成每天的预习任务。如果偶尔完不成,我也能非常体贴孩子,信任孩子,接纳孩子。在这种信任与接纳中,她的心慢慢的向我靠拢,她的心慢慢变得温暖。
忘不了,我打她的时候,她的小小的肩膀在抽动。其实,在动手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这么个小小的人儿,即使有天大的错误,也不值得让我对她动手呀!
这是我的孩子呀,是我要保护的人。如果我连我都给不了她温暖的话,她那颗小小的,孤寂的心灵,在生活中要怎么生活呢?她的依靠,她的温暖呢!
明显的,自己现在烦躁,是因为又加了对她的期盼,我不信任孩子,不接纳孩子,挑剔孩子,我忘记了孩子的身份,她,只是一个孩子啊!她之所以表现出没主见,跟着别人学,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她内心力量不足,没有安全感,不相信自己才这样的,问题的源头在我,而不在孩子啊!
我太惭愧了,我做了什么事啊,自己的苦要孩子替我承受,我真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我后悔,太不应该了啊!
04
做到真正的信任,理解,无条件接纳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更不是发泄的地方,家庭只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一个无论走到哪里,都值得留恋的地方。作为一个妈妈,自己能做到的,除了正确引导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给孩子无尽的温暖和爱,让她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对她不能有高的期待,要无条件接纳孩子。
说到无条件接纳,我汗颜了。我口口声声在说无条件接纳,但是呢?
这些天,孩子在游泳,听说游泳班的教练特凶狠,为了让孩子下水,用不正确的方法对待孩子。揪着孩子胳膊,把孩子往水里推,或者直接把孩子按进水里,这些动作,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阴影。
学了几天后,好多孩子怎么都不去学。有的孩子说肚子疼,有的孩子哭着喊着,怎么都送不到那里。
前两天,我发现孩子的胳膊上有黑青的印子,孩子不肯说,后来才知道,这是教练使劲推孩子时摁的,那么大一个黑青的印子,想想都可恨。
昨天被我这个不要脸的妈妈一阵发泄之后,我想起了孩子当时说的一句话,她咬牙切齿地说,“你们,就这样对待我吧!在外面,也是这么对待我,在家,你也这样对我!我干脆不活了!”
第二天,她不想去了。我理解孩子,造成的这种阴影,比学游泳这件事情都更可恨。于是,我同意她不去。
孩子可能没想到,会得到我的许可。她可能有些小激动,昨天帮我和面,和我一起做饭,做了很多事情。
我们的关系因为游泳这件事,有所缓和。
但是,我不知道,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孩子竟让我给她买娃娃,小小的娃娃。我问她要买的理由,她说,她想当妈妈,照顾孩子。可能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阶段,我心里已经默许了。
但是,突然,说着说着,她又要改口跟我要大娃娃,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子又冒了起来,这不贪心吗?当时,我头脑中冒出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啊,不管大人小孩,真不能惯!我生气地说,“不行!绝对不买!”自然又是一轮新的战争爆发。
孩子又是一番哭闹,在这过程中,我们正是在回家的路上,她一把摘掉了我防晒的帽子,手套和口罩。我生气地想,这不是让游泳获得的安全感,让她又继续任性了吗?于是,我随口说:“太可恶了,你就不能惯,明天还去游泳吧!”孩子明显想不到我会这么无耻,“哼,就会用游泳来逼我,我就不去!”说完,她大声哭了起来。
无条件接纳,无条件接纳,我反复在念叨这个词语。在孩子身上,我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我总是才给孩子一点关爱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已经有温暖了,就开始生拉硬剥,让她脱离那种安全感。其实,我给的那点关爱远远不够,根本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所以,她才会提出要求。因为她留恋,她想尽情享用。
一个人只有得到满满的爱,甚至爱要溢出来,才会给人无尽的动力,内心力量也才会更足。
所以,我要做的,是给孩子无限的关爱,支持,温暖与接纳!
从今晚起,我要坚持自问:今天,我做到真正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接纳孩子了吗?
一个妈妈的内心独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