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17527/4ca830ac3630992f.jpg)
今天的执勤日,我早早来到校门口看着学生们陆续走进校园。
由于我在课堂上“幽默风趣”,大多数学生见了我都会主动问好,尤其是在周一的校门口,一见面就不自觉问好。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向我点头示意“老师好!”有个别的学生不仅问好,而且向我行少先队礼,鞠躬的没有。就在我一一回应学生们的问好时,想不到再次被一个男学生N深90°的鞠躬所震惊:“老师,您好!”稍作惊愕,我立马回应“早上好!”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上个月执勤时他给我鞠躬问好的情景来。大清早,能收到如此“礼遇”,好开心!我得好好了解一下这位有礼貌的学生。
他叫N,在五年级二班里学习,是一位可爱的男孩。在他俊秀的面容之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还透着一份坚定和认真,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经咨询,其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妈妈也是老师,在其爷爷熟谙儒学文化的熏陶下,家庭文化气息浓厚,潜移默化中渗透着儒学思想。他给我鞠躬问候,除了对我尊重之外,其实就是他家庭教育的一个平常而又平常的缩影而已。但在校门口,来来往往送学生上学的家长很多,不仅有年轻的爸妈,更有年长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没有见过给老师如此行礼的学生,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怎能不惊愕?“这位老师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呀!”“看,这个学生好有礼貌!深90°的鞠躬呢!”“学校教育的好!”......听着家长们的谈论,我欣喜,但更多地是佩服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
针对着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劝告家长们在教育孩子中适当加点文化气息,诚恳建议:
1.陪孩子一起读书,读经典的书。家长们不要回家就做家务,得适当分工,至少确保一位家长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和电视,走到孩子身边,和他(她)一起读书、交流、谈体会,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学得应有的文化,哪怕是半个小时都可以。
2.家长以身作则学“礼”、懂“礼”,熏陶、扶助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礼仪之邦,懂礼仪、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越来越发现懂礼仪、讲文明、有礼貌的学生少了,他们见了师长不是低头走过,就是羞赧地闪离,很少积极主动向师长问好。目前,这种现象在家长身上很明显,孩子们怎能不深受“浸染”?所以,先从家长做起,把“礼”落到实处。
3.家长多方创造条件,陪孩子积极参加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活动。如“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