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KOL向左,KOC向右

KOL向左,KOC向右

作者: 阳一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8-28 18:30 被阅读0次

最近,”KOC”一词刷爆朋友圈,许多大V争相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三表哥的《KOC真香》、登上36氪热搜的《有钱甲方KO一切,没钱甲方才KOC?》、资深运营人张亮的《真·KOC与假·流量池》。众说纷纭下,KOC究竟是什么?

从字面意思看,KOC(Key Opinion Consumer),即关键消费者,是“以大V为中心”到“以普通用户为中心”的转变。作为KOC,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自己必须是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二是推荐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成为产品或商品的用户,才能保证你的评价和推荐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凭空感受;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表明你的推荐是客观的,而不是出于商业利益。易烊千玺发微博称赞沙宣洗发水好用,我可能不会买,因为他是沙宣代言人,很难保持客观中立的观点,即使他也会慎重选择自己的品牌;而我的朋友向我推荐沙宣,我大概率会买来用用,因为我相信他,而他的观点也比较客观。

“KOC”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KOL仅一字母之差,弄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理解KOC的本质。KOL给我们的印象:高端大气、行业权威、距离遥远很难接触;而KOC的印象:近距离彼此有接触;真实感强;评价更为真实客观。KOC可能会发展成为KOL,如今的许多大V当初也只是单纯的发表一些评论,当积累到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就变成了KOL,开始接广告了。从KOL到KOC的转变,反映了流量由中心分发到“去中心化”的趋势。

KOC一夜爆红,但其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甚至随处可见。网上购物时,我们总喜欢看看其他买家的评论再决定买不买,这时他们就是KOC;决定是否看一部电影时,我们会去豆瓣看相应的评价,这也是KOC,只不过是众多KOC汇集而成一个评分;买手机电脑时,我们会找身边懂电子产品的朋友求推荐,他们也是KOC.今天网上泛滥的刷好评行为,也算是对KOC的一个滥用。

既然KOC历史已久,那么为何今天才兴起?

一方面,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剧增。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拼多多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由最初的几毛增加至180元,这种几何倍的成本增长使得获取用户及转化的难度加大。而品牌主对于宣传和转化的需求依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想要维持品牌宣传和转化效果,则需要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渠道方式。依靠以往的KOL很难达到这种效果,因此更具性价比的KOC被推上舞台。

无论是KOL还是KOC,其本质都是对流量供求关系的反映。PC时代,百度凭借搜索牢牢控制着流量之门,那时候SEO/SEM很主流,各大品牌主很乐意投放相关广告,效果也很可观;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APP形成了信息孤岛,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依次成为广告主们争相投放的渠道。一个新平台出现之初,往往是流量洼地,该平台的流量需求小于流量供应,此刻具有不错的性价比,广告效果也比较不错;随着平台的成熟,慢慢呈现出流量供不应求的状态,流量洼地也逐渐消失,此刻的性价比也就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界,一直都有造“新词”的习惯,“新零售”、“产业互联网”、“私域流量”等各种新词层出不穷。无论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概念造势,都符合互联网企业的一贯理念。

相比与KOC的概念,对于KOC的运用则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KOC爆发的前提仍然离不开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完善。一个比较烂的产品,无论通过怎样的运营,都很难形成大规模的KOC。一家做手机的企业,手机价格高又经常卡顿,而且外表还难看,这样的手机有多少人会去推荐?作为企业依然需要静下心来打磨其产品,为KOC蓄势。

其次,为了更好的进行KOC,拉近与用户和消费者的距离,品牌官方账号个人化也是一大趋势。此时账号不再是一个冷冰的高大上的品牌,而是有一个具体的人设。当我们看到一个品牌官方发布微博时,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端、专业,是这个品牌的集合体;当我们收到一个幽默的评论回复时,仿佛与品牌拉近了不少距离,多了一分亲切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赋予品牌一个个人化的形象,把消费者当作朋友一样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友情和信任,相信品牌宣传效果和转化情况都会好很多。

最后,KOC到底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还是一个噱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我们要理解KOC及KOL等一些列概念的本质,即更高效的连接商品和消费者,完成品牌和转化的目标。形式会变,本质永远不会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OL向左,KOC向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wm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