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938天(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晴)
这周在微信听书里听了两本书,一本是《暮色将近》,一本是《我还记得》,其中对我映象最深的就是《我还记得》,真情实感,感人至深。
作者亦邻和姐姐清雅、妹妹小菀合力照顾身患阿尔茨海默症妈妈的真实故事。
亦邻的妈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以前“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变成了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和正常认知能力的懵懂老人。
作为一名插画师,亦邻试图用绘画帮妈妈抵御遗忘、留存记忆。看到妈妈被画里以前的场景唤起回忆,开口说出“我还记得”,亦邻深受触动,于是坚持每天给妈妈画一幅画,画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时光,画三姐妹小时候的故事,画妈妈曾经的理想……
亦邻还鼓励妈妈拿起画笔作画,妈妈有时临摹她的画,有时也写生,画家里的花花草草;画三姐妹小时候的肖像。
亦邻看到了艺术给精神世界日趋荒芜的妈妈带来的改变,她把这个系列的绘画命名为“唤醒妈妈的记忆”。
亦邻的爸妈感情深厚,姐妹三人在爱的世界里长大,与父母感情笃深。
妈妈身患重病,爸爸无微不至的照料,妈妈被爸爸宠成了小公主,对爸爸的依赖性太强。
以至于爸爸走后,妈妈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姐妹对妈妈的行为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面看书学习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给了母亲最深情的关爱,无不为之动容。
妈妈患病后,不爱笑不爱动,但对于手指的活动还是不拒绝的,三女儿小菀学舞蹈的,就专门为妈妈编排了一段手指舞,隔着视频教妈妈练习手指舞。
妈妈在视频那端,女儿在视频这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母亲,母亲表情木纳地跟着学,女儿想着各种办法逗母亲笑,母亲在女儿持续的坚持下,微笑着跟着学完手指舞。
听完该书,让我想起我家大姐和小妹照顾爸妈的情形。
当时,妈妈中风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大姐离婚独自一人生活,就承担起照顾妈妈的任务,大姐对妈妈的照顾无微不至,每天换着花样给妈妈做吃的。
妈妈生病后也没改在家操劳的习惯,习惯性地吩咐大姐做这做那,大姐一直对妈妈言听计从,十分顺从,所谓孝顺就是顺从,大姐在这方面是标杆。所以,妈妈就喜欢在大姐家里,不喜欢去其他姐妹家里住。
大姐照顾妈妈,小妹就照顾爸爸。爸爸身体相对好一些,可以自理,还能自己做饭吃,每天关心国际国内大事,每天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电视节目。
妈妈生病到了后期也住到小妹家里,家里一下子显得拥挤不堪,妈妈瘫痪期间头脑清醒,因为全部要由儿女们来打理,洗澡特别让她难受。
没到她洗澡的时候,都是妹夫帮着抱进抱出,妈妈总觉得羞愧难当,妹夫且说:妈,你把儿女养这么大,不就是老了有人帮你吗?女儿抱不动肯定是我来做这些事情的,不要有顾虑,您舒服了,我们就舒服了。
后来,妈妈也就慢慢习惯了,我的妹夫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妹夫了,对我爸妈真的比对自己父母还好,爸妈还是挺幸福的,毕竟有这么多儿女围着他们转。
每周每天都有儿女换班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我在外地,只要回老家,所有的应酬都不参加,只陪伴我妈我爸,带他们晒太阳,看风景,溜街吃好吃的。
听了《我还记得》这本书,让我想起与瘫痪的妈妈相处的日子,觉得非常惭愧,没有像他们那样全心全意为了妈妈,想尽办法去帮妈妈生活的更顺一点,更快乐一点。
想念我亲爱的妈妈爸爸,爸爸生病不多得益于他的非常自律,年轻时候开始就不吃肥肉,每天必须东奔西走,活动量巨大,吃素居多,绝不多吃,管住嘴迈开腿,他做的比谁都好。
身体除了牙疼住院两次,做房地产质检员从楼上摔下来住院一次,九十岁那年取钱在银行门槛上摔了一跤住院,一生就没怎么生病,没进医院。
妈妈为了全家,总是把最好吃的给爷爷奶奶孩子们和丈夫留着,自己吃那些边边角角,包括谁都不吃的肥肉,以至于她脑血栓中风,害苦了她,想想我那可怜的妈妈,心就痛。
看吧!一说起爸妈就没完没了,正是本书搅动我心底的隐痛,听完本书,让我更加思念我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反思自己在赡养老人方面的不足,让已经踏入老年生活的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怎么养老已经是我必修必须结业的一课。
希望《我还记得》此书能够多多流传,让赡养有更多可借鉴可操作的范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