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61)
洪洞大槐树
文/石岩磊
俗话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而许多人会说自己的老家在山西,来自洪洞大槐树,这就牵涉到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元朝末期,中原地区遭遇到连年的洪涝灾害及蝗灾,再加屡受战火涂炭,造成赤地千里人烟稀少的凄惨景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决定从当时人口稠密的山西南部向外迁移人员,于是开启了一幕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也演绎出众多口口相传的故事。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骗说。相传,当年移民时,老百姓故土难离都不愿意远赴他乡,于是官府慌称:“不愿迁移者,需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报名,愿意迁移者,可在家等候。”人们信以为真,纷纷扶老携幼赶赴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正当大家期待着可以固守家园时,大批官兵围来,强行将所有人员迁走,一时间哭声震天大呼上当。为防止人们逃跑,士兵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所以至今移民子孙的脚上的小指甲都是两瓣的。
其实这个传说存在很大漏洞禁不起推敲。整个人口迁徙过程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持续了50余年,有超过100多万人员外迁。是不可能靠如此拙劣的欺骗手法来完成,更何况这是一次浩大的利国利民的世纪工程,肯定要进行思想发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事实也果真如此。据史料记载,移民的原则是:“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而且还有相当大的优惠政策,包括发放路费以及置办农具的银两,并免除3年赋税。
而迁出地也并非只有山西一省,江浙一带也有大量人口移出,就是山西、山东内部同样存在人员流动的情况。那为何人们都认同大槐树之说呢?这与清末山东曹县的景大启有关,他是一名小官,祖上在洪洞县,便筹资兴建了古大槐树遗址,从而名声远播影响深远。而有的专家还提出,洪洞大槐树的出名跟反清复明有关。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即是当地政府的大力宣扬,以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的落成,使得世界华夏儿女寻根之旅有了落脚点。
整个景区都在围绕“根”字做文章。大门口设计为一跨度20米、高13米的根雕造型,迎门影壁上有个由著名书法家撰写的隶书“根”,也是园区的代表性景观,园内到处悬挂着带“根”的红绸带,人们置身其中恍若真的寻到了自己的家世本源。最初的大槐树已被汾河湮灭,滋生出的第二代与第三代槐树正枝繁叶茂。景区内最为壮观的建筑是祭祖堂,它面阔112米,进深55米,为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在其前面的广场上,自1991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活动的目的自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借世界华人思乡寻根之机进行商业洽谈与合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也再次彰显了山西人的精明。
尽管学术界对洪洞大槐树移民有颇多异议,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来此寻根祭祖的热情,或许“背上行囊,泪别爹娘,远离故乡”的惆怅,是每个游子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怀揣蠢蠢萌动的希冀,找寻出乎预料的惊喜,呵护内心深处的柔软,便有了回归心灵老家的莫名感动。大槐树也就成了一种象征,一个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符号,一处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标志,一段绵延不绝喜闻乐见的史话。
2021.6.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