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挑战第27章  不要可怜

孩子挑战第27章  不要可怜

作者: 波斯猫的家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5:22 被阅读0次
孩子挑战第27章  不要可怜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然而,当孩子自卑自怜时,他的痛苦会加倍,因为这时他不是去面对他的困境或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怜悯,非要等人安抚才能好起来。渐渐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勇气,越来越不愿意面对现实!

即使有理由,可理解,怜悯也是有害的!是消极的,他不尊重孩子,是贬低孩子的态度,会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信心!

这样的态度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他会坚信,这个世界欠他的,他损失了很多,他没有办法做好自己的事,无法依靠自己快乐起来,需要别人为他服务!

孩子可以鼓起勇气去接受这个世界的环境!

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成人世界中需要勇气、坚强和能力来应对生活中的打击,而这些不是长大成人后自动拥有,而是从孩提时代就慢慢建立起来。从孩提时代起,就要学习受到打击后怎样迈开大步继续向前。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勇敢的面对生死,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如果我们希望增强孩子理智行为的能力,我们就要放弃随意的怜悯。我们需要明白对孩子天然产生怜悯有可能会造成危险,然后规避自己的冲动,把我们对孩子的同情体现在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上,鼓励他找到继续前进的道路。这完全不是说我们不管孩子的悲伤和痛苦,恰恰相反,这和我们对待成人一样,我们不是给朋友消极的态度,而且给他积极的支持!

同情和怜悯不难区分。同情传递的信息是:“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受了很多伤害,我明白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困难。我会帮助你渡过难关。”怜悯传递出来的信息则是:“你很可怜,我为你难过。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你承受的痛苦做出弥补。”同情是就事论事的态度,而怜悯则是无原则的可怜人。当我们认为对方弱小时,我们就会怜悯对方。结果却会削弱对方原有的智慧和能力。导致他们趋向消极、抱怨、陷入悲惨的恶性循环!

相关文章

  • 孩子挑战第27章  不要可怜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然而,当孩子自卑自怜时,他...

  • 读《孩子:挑战》之不要可怜孩子

    即使有理由、可理解,怜悯也是有害的。 怜悯与同情不一样。 怜悯所传递的是你很可怜,很弱小,你无法自己面对这个困难。...

  • 2020-03-14

    《孩子挑战》 第18章 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 第19章 不要“赶苍蝇”

  • 不要轻易的可怜孩子

    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什么挫折也没有。在面临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小到走路的时候摔了一跤,手被割破了...

  • 2020-04-17

    《孩子挑战》第25章

  • 2020-04-17

    《孩子挑战》第26章

  • 2020-04-13

    《孩子挑战》第21章

  • 2020-04-15

    《孩子挑战》第23章

  • 2020-04-16

    《孩子挑战》第24章

  • 《孩子:挑战》读书笔记

    不要可怜 摘要: 即使有理由、可理解,怜悯也是有害的。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挑战第27章  不要可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fg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