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学了一些东西,但事后为什么感觉没学到呢?”这是一个常见且奇怪的问题。就像网上流传的说法,“懂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学了那么多知识,为什么依旧处理不好现实问题?”其实,它们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①『我行我素』
所谓3岁看到老,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行是很难改变的。
面对外来的问题、矛盾和变故,他们总是我行我素。
比如,犯了盗窃罪的小偷,从监狱出来后,还是会继续盗窃;在工作上犯了某个错误的人,日后还是会在其他场景,重复犯错;认准了某个道理的人,很难接受其它意见。
这些现象,貌似是不同的问题,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问题。
我们虽然每天会接收大量信息,但是只有和我们脑子里想法吻合的信息,我们才会接受。
习惯偷盗的小偷,是听不进去任何劝告的;在工作上总是犯相似错误的人,他的思维构架就是那样。出错只是细节,构架决定了一切;认准某个道理的人,是不会接受其他道理的。
跟我们观念不吻合的信息,虽然我们会接收到,但是不会接受。
所以,你在网上经常看到,干实业的人批评干互联网的,你也会看到干互联网的批评干实业的。本质上,他们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单纯是两种思维观念的碰撞而已。
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行业领域层面的“我行我素”。
②『学不会』
很多人抱怨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感觉没学会;感觉自己懂了很多道理,但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很简单。
看了、学了、懂了、研究了和真的接受了是不同的概念。
停留在学、懂、甚至用的层面,你也不会改变,因为你并不接受。
就像很多人学了一大堆短视频知识,掌握了一大堆短视频技巧,但是不接受自己出镜,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他学的那些东西完全没用到。
或者,有些人感觉不到一份工作的价值,也没什么归属感,但是他为了拿到薪水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工作,那么他能成为行业里,或者领域里的高手吗?
不会的。
因为他没有从内心深处接受那份工作。他不觉得那份工作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他做得再多,也只能达到熟练,很难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更难达到融会贯通的层次。
相反,有些人真的相信一件事,即便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做,那么他也会越做越好,甚至超越一些“职业选手”。
从这个层面来说,没有所谓的“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挑战我的专业。”评判一个人水平的,从来不是什么业余爱好或者专业,而是他是否真的接受。
③『深度』
再往深一层,生活里几乎没有纯粹的“自由”。
就拿很多人口中的自由恋爱来说,他们只是知道这样一个词而已。
他们在找对象的时候,脑子里的条条框框比他们写在相亲广告中的多得多。
其实,他们并不自由。他们的选择条件,被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教育水平和涉猎的婚恋内容,深深影响着。
他们口中的自由,其实是喜好,而且是带着深深偏见的喜好。
他们只接受脑子里被雕刻好的规则。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自由”这个词,总是跟“开放”一起出现,因为“约束”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筛选”。
而“筛选”就几乎意味着一定会错过。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想要真的学会一些东西,你就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你学到的东西。如果你只是冷眼旁观,只摄取,但不接受,那么你获得的只是“颅内愉悦”,很难对现实生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总结一下,成长是一件需要身心投入的事情。即便你学了、练了但是不接受,那么你收获的只能是皮毛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