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作者: 温柔谢幕不过泪一场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21:56 被阅读132次
    图片来自电影

            王小波写过黑铁、青铜、白银、黄金时代。《黄金时代》颇受争议,和最近热播的春风十里的原著《北京北京》有着一样的尴尬处境。王小波自己都声称这本小说与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颇为相似,也无怪乎大众的非议。我之所以提及这本书,不单单因为我喜欢王小波的书,也不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恰恰和我今天想说的“黄金时代”相契合,而是王小波先生对于“黄金时代”的理解。

            在一个个人欲望极度被压抑的时代,主人公王二和陈清扬想尽办法去释放,他们直接而勇敢,无论身处的时代,都不可否认,那,就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这个词经常被使用,有些是字面意思,而有些却是反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黄金时代”的另一重理解——“在焦虑之际保持清醒,在沉默之际尝试发声,在混乱之地继续潜行,既然我们遭遇的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那么我们就去拥抱变革,既然所有人都说可能性已经几乎穷尽,那我们就偏要试试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既然我们周围仍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热爱写作、阅读和思考,那么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呢?”

          “尤其,我们不再期待谁的奖赏,甚至不期待鼓励,我们等待迎接批评、讽刺和漠视。因为,如果我们一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迷路,那么唯有站在现在的泥土中,重新举起希望的火炬,是时候从悲观中清醒,让写作重新振奋起来。”

            刷文章的时候,之前有一个作者因为要转载我的文章所以加了她。然后会有意无意地看到她的文章,几乎所有的文章都逃脱不开一个主题:“大学四年,你不努力就巴拉巴拉”“大学四年,人家努力了就巴拉巴拉”。不是有意要针对她,我不否认这样的文章依旧牢牢抓住一撮读者,并且留言处也不乏互相激励的言辞,然而我只是想说,“加油!鹿小葵”这样的话语在如今和“霸道总裁”一样的人设已经不再合大众的审美。缺乏思想而只是一味地送鸡汤迟早会营养过剩,这样的文章或许过了它们的“黄金时代。”

            我一直觉得民国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在激荡的年代,一个人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时局关系重大,谁也无法置身事外。用一个作者的话来说:“我想那每一个黄金时代,正是生命在巉岩峭壁的时光缝隙里窥见很多很多不知如何是好时所经历的一切,那些命运看似的岌岌可危里,藏着无数无数的细腻与粗糙,狂傲与温顺,藏着一瞬间的美好兜头而下直到尾椎脚趾,藏着一瞬间的痛哭拔地而起冲发而上直逼云霄,那时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

            近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孕妇跳楼事件,在各方还未作出说明之前,在所谓的“真相”还未解开面纱之前,以各种身份、各种视角、各种分析的言论已经铺天盖地。每方都各执一词,看的人眼花缭乱,意志不坚定一点的吃瓜群众前一刻还在愤慨地声讨“渣男”,下一秒又责怪人家孕妇“玻璃心”。

            我曾开玩笑地对朋友说,把我当成一个“理性人”对待,而不是一个“小人”。然而理想即是将人设定成理性的装置,现实却总是背道而驰。

            一位教授总说,格局要大,不能总是想着怎样赚钱,作为一个青年人,应当要有担当和责任感。然而,这绝不是转一篇类似“不转不是中国人”这样的文章就可以的。受过教育后,更不能“人云亦云”,也不是掌握了些许知识就可以大放厥词。

    图片来自电影

            如何获得我们的“黄金时代”,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王小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金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i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