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读书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作者: 栗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7:59 被阅读130次

随着社交圈的不断扩大,我们越来越在意自己带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美国作家戈德曼在《第一印象》书中指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便称为第一印象效应。

如何在陌生场合把自己尽量“推销”出去,怎样营销自己成为了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一件事情,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出类拔萃。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性格,内向者想要变成外向者,却没想到最后自己变得身心俱疲,也就出现了很多内向的人最后慢慢变成了自卑的人,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从而最终放弃自己。

那么在同样的一件事情中,内向者与外向者的处事方法究竟有何不同?在面对人际交往关系时,内向者与外向者究竟谁更受欢迎,容易获取他人的信赖呢?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1.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区别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内向者”,什么人又可以称之为“外向者”呢?

作家尚兆明在谈及两者区别时曾说道:“简单来说,两者需要恢复精力的方式不同。”同样在面对一天的工作后,内向者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来恢复个人精力,及时充电;而外向者则寻求外界来补充精力。

2.内向者的优势

在《内向者的沟通课》一书中,作者更是提出:“内向者自身具备很强的社交能量,但因为生活的磨砺,内向者已经忽略了。“

作者总结出内向者的三大优势:“不露锋芒的敏锐,思考缜密的从容,恰到好处的温暖”。很多人都认为内向者是不喜欢说话,人群中那些默默无闻,安安静静的人一眼就被断定是内向者。但是很多被称为是内向者的人站在舞台上却变成了“外向者”,他们也可以高谈阔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又是为什么呢?

“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刘媛媛,乃至这本书的作者,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内向者。但是舞台上的他们照旧可以光芒四射,在那里,他们和外向者没有区别。

因此,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否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内向者,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安静,无人打扰的屋子里,人群中不想说话,一到寒暑假就想关闭所有社交网络的人,我们是内向者这是性格使然,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也没有必要为此黯然神伤,想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者”。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要认识到“倾听”是内向者的最大优势。我们既然做不来社交达人,那么就“放下社交达人的包袱。”累了,困了就找一个安静的空间让身体和心灵得到休息,不必要硬撑,也不需要逃避。

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倾听,与被说话者保持互动,这样就够了。会说话的人不如会倾听的人,如果我们不是那个饭桌上最会说的人,那么我们就做那个最会听的人,绝不要做那个既不会说又不想听别人说还一意孤行想要磕磕绊绊说的人。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实验是被实验者旁边放着一个人大说特说,高谈阔论,另一个实验是放着一个全程耐心倾听,与被实验者保持全频共振的人。最后实验调查:“谁是最有魅力的人?”结果被实验者都表示那个全程安静,沉默的人最有魅力。

倾听不是暴露自己的弱点的方式,相反,耐心倾听是一种最好的社交方式。内向者不需要贬低自己的性格劣势,社交圈中需要会说的人,但更需要会倾听的人。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3.两个内向者在一起怎么办

很多人都会好奇,包括我自己。我们常常说找伴侣希望找到一个和自己性格互补的人。重要的不是相貌而是三观合拍。

“假如有两个同样是内向性格的人进入到一个私密的房间,没有特定的聊天话题,这两个人有可能成为好朋友吗?”当我第一次听到媛媛姐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感觉很敏锐。

一个外向者和一个内向者聊天,内向者懂得倾听,那么谈话在我们看来无疑是最好的;但如果是两个内向者呢?问题陡然变得有趣多了,但是反过来想想,生活中我们是否会经常看到两个内向者成为好朋友,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也就是说,我们性格的不同不会成为我们交往的阻碍。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体会。

4.你真没有那么重要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很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会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出门之前会照照镜子,看看今天的衣着,妆容是否妥帖,令别人感到舒服。很少有人会像《局外人》中的默尔索那样会对自己周遭的环境,涉及自身利益乃至包括自己的生命时抱着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

大部分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迎合别人的兴趣,爱好上。包括自己今天需要穿什么衣服。(避开讨论合理得体的装束是尊重别人的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别人把你当回事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当别人不把你当回事的时候,要把自己当回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洋洋得意。

曾经有一个实验 当实验者被要求穿着奇装异服去学校时,有人问他,可能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你的着装呢?被实验者回答可能会有80%,但最后结果显示不到10%。

实验证明: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过高估计了,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

同样的,无论你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对其他人来说并不重要。你不需要因为自己是一个内向者而自卑并想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向者。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5.悦纳自己

悦纳自己是一个内向者,接受自己的性格,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只有接受了自己,才有可能成功。任何一个不愿意直面自己的人又如何去面对以后的人生呢?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做一个敢与直视自己的内向者,内向者同样也可以获得社交成功。

相关文章

  • 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随着社交圈的不断扩大,我们越来越在意自己带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美国作家戈德曼在《第一印象》书中指出人与人第一次交往...

  • 《内向者的力量》——内向者的乐趣

    不同于外向者喜欢热闹的事情,内向者的乐趣可能会被外向者觉得无聊。 没错,内向者的快乐就是安静,沉思...

  • 内向者的快乐如此简单

    你是否为自己的内向而烦恼?你是否曾经想过转变为性格外向的人? “你真的不必这么做!” 外向的性格只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 做一个外向的内向者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jI3M3hVPSQVD9blQz7Kixg 最近...

  • 做一个自信的内向者

  • 做一个坦然的内向者

    《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思维敏捷,谙于人情,还能时不时跟姑娘们插科打诨,戏谑一番。但是很显然,方鸿渐性格里更...

  • 爱微笑的人!

    做一个温暖的人。 做一个爱微笑的人。 快乐并懂得如何快乐。 快乐并感染身边的人快乐。 笑容文化传播者 感恩文化传播...

  • 0706晨读 别让内向限制了自己

    今天分享的是《内向者沟通圣经》,三个内容:内向型人格、内向者困境和内向者法则。 基本上,按照内向型...

  • 《内向高敏者》

    由于社会的一些偏见,总是会认为外向者会比内向者更有优势,但实际上,内向者也有内向者的优势,内向者一般会比较高敏,善...

  • 《内向者沟通圣经》读书笔记

    这周在看一本书《内向者沟通圣经》,这是一本对内向者跟外向者都同等重要的书,外向者会更深刻的了解内向者的思想,而内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一个快乐的内向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ig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