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今天的任务后看到闺密发来的微信消息,说到她母亲带给她的压力。这种来自于父母的压力,其实不仅仅是她感受到了,中国很多普普通通的家庭的刚工作一两年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尤其是非独生子女的家庭。
到了我们父母这个年龄,子女初初进入工作,工资所得堪堪养活他们自己,这个时候的父母并没有如我们所愿卸下心底的石头去缓口气,反而年龄渐大,他们不止要考虑自己接下来的养老问题,还要为子女的家庭考虑。他们透漏给子女的压力其实也透漏出了他们的恐慌。感觉自己快到了天命所归的年纪,生命进入倒计时,却担心不能够在离开之前留给孩子们足够的物质,可是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和能力来支撑他们赚的更多。
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恐慌感,不是我们能够用言语来安抚的。
不久前有个妹妹跟我抱怨说,她们兄弟姐妹都长大了能养活自己了,多次跟父母沟通想让他们歇歇不要那么拼命,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她父母认为应该给唯一的儿子留够结婚的钱。这个妹妹的弟弟前不久过了十八岁生日。
父母这样的恐慌,在不经意间流露给了子女,他们会在扛不住的时候跟“长大了一点”的子女说自己感觉好累,好想歇歇。但当子女劝慰他们多休息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被触动了神经,反怪子女:“如果我休息了,我儿子的……怎么办?还有……需要准备至少多少钱,balabala……”
这种不经意的情绪外露总是让子女无所适从,既心疼他们这样的操劳,又不得其法去安抚他们。
尤其对于敏感细腻的女生,她们更能深切的感受到父母的这种矛盾心理,自己又对改善他们的状况无能为力,进退两难。这个时候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每个月支撑完自己的基本生活支出后所剩寥寥无几的工资完全不能让父母信服。而更多的父母觉得他们等不到子女获得能够养活一个家庭的工资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