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电影之前的时候,我想象中是如火的七月和安稳的安生,可故事的一开始,她们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七月与安生》 我们都在挣扎《七月与安生》 我们都在挣扎
安生没有温暖的家庭,她叛逆,她孤独,她桀骜不驯。七月却在另一个极端,她乖巧,她教养好,学习好,是那种老师和家长都喜欢的孩子。她们大概就是两个世界的女孩。
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是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在电影里应验了。电影里的男主角,苏家明。我看不出来他对誰有至深的爱。如果说,他看安生的眼神是专注的,是发光的,可他从来没有为她做过什么,她背井离乡流浪的时候没有,她男朋友死后被赶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如果说,他大学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和七月度过的,他曾也打算和她结婚的。可他最后逃跑了。
《七月与安生》 我们都在挣扎也许,在面对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男人是摇摆不定的。也许,年少时候的感情是难以割舍的。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许,就连七月和安生都在向往着对方的生活。
我们啊,都在向往着别人的生活。
七月向苏家明介绍安生的时候说:“真希望像她那样”,在她眼里,安生是有趣的,是自由的,是自己没有办法成为的那种人。七月想成为爸妈期待的乖孩子,过上他们想让她过上的生活。后来的七月在给安生写信的时候说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觉得自己是个无趣的人,她和家明准备二十六岁结婚,二十七岁生孩子,三十岁买房。她的人生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生。她说她好像随着安生的离去失去了闯世界的热情。生活波澜不惊,安稳幸福的七月,在她心里是住着一个安生的。一个到处流浪,自由的安生。
安生并不是骨子里就喜欢到处流浪,她是希望留在七月身边的。她说:“七月,如果你想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可最后七月还是没有说出那句话。流浪除了自由之外,更多的是吃不饱的窘迫,是无家可归的孤独。 她的男朋友们很多,但她并不是一个风尘女子,她喜欢苏家明,他送她的项链她一直都带着。她的吉他手男友劈腿后她也伤心欲绝,因为她的每一段感情,都承载着她对幸福安稳生活的向往,越孤独,越缺乏温暖,就越容易感动,越容易受伤。她很累,她并不想流浪的。
她们都向往着彼此的生活,却又不得不在自己的角色中挣扎、生存。你是这样的吗?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就会喜欢另一种人,像填补生命的空缺一样,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眺望、孤独、挣扎、叹息又投降。我们都是孤独患者,都是自私患者。
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分享的。安生和七月互相写的那么多的信又何尝不是写给自己的话。 有一个聆听自己讲话的人也是幸福的 有些东西就是斤斤计较的,我们都是不好不坏的普通人。
《七月与安生》 我们都在挣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