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6.学习辛弃疾的《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56.学习辛弃疾的《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作者: 山水凡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2-13 20:48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
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这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秋天,辛弃疾在钱塘江观潮时,有感而发,奉赠给叶丞相的一首词。

这首词,作者以许多巧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钱塘潮水的壮观景象,通过对搏击风浪、不畏艰险的弄潮儿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坚定不移的抗金决心。

同时,也暗示了当时宋金对峙的形势,指出金军就像是汹汹的潮水,其实只是外强中干,只要认真对付,是可以战胜对方,获得最终胜利的。

文人墨客,每临山河胜景,自然奇观,总是禁不住为之手舞足蹈,而形诸笔墨,或惊奇自然之造化感叹其神工鬼斧,或借对自然奇观之表现和赞美而抒情言志,托物析理。

文学史上的许多经典作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并流传至今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李白的《蜀道难》等。辛弃疾的这一首词,也属此类作品。

词之上片,作者连用许多生动形象且巧妙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钱塘江潮水气势恢宏、壮观无比的景象。下片,由眼前景而引出心中事,由客观写景而过渡到主观抒情。

相关文章

  • 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赏析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

  • 《辛弃疾》之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

  • 辛弃疾《摸鱼儿》学习笔记

    此词是借惜春,借写失宠女人的愁苦,抒发作者对国事的担忧和几遭排挤后的沉重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危殆的担忧和壮志难酬的悲...

  •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 辛弃疾:摸鱼儿

    诗词原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

  •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 宋词二十三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

  • 【每日一诗】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 ·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6.学习辛弃疾的《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ks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