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天气晴朗,清晨赶紧把家里的棉被抱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我抱着一床又一床暖融融的棉被,在寒冷的清晨,好像有一股暖流直沁我心。
自从离开家,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看到庄稼地里盛开的棉花了。记得小时候,一到春天院子里的老枣树,刚刚开始发芽的时候,乡亲们就开始忙着种植棉花了。
棉花种子的外壳是非常坚硬的,在种植棉花之前,每一户人家都要在头天晚上把棉花的种子,在水里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乡亲们像都不约而同的下地种植棉花去了。
乡亲们在已经犁好的地里,有的扒坑,有的丢种,有的浇水,有的平土。没有几天的功夫,棉花的嫩芽,穿破坚硬的外壳,就偷偷的从泥土里钻出来了。
在经过一次次的除草、施肥、浇灌之后,棉花的秧苗也开始一天一天的生长起来了。在棉花的秧苗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为了防止棉虫病,在田野间和村口附近的棉花地里,就多了一些给棉花喷酒农药的村民们。
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棉花的秧苗长的非常的迅速。随后会开出一朵朵红白相间的美丽的花朵。那花朵,像绿叶丛中盛开的荷花,又像是舞女的裙摆。一阵风吹过,在绿叶丛生的枝叶间,不停的随风舞动着红白相间的美丽的花朵。
花谢过后,枝叶间就生长出来一颗颗青色的棉花球,那一颗颗棉花球,看上去像是桃树上生长的桃子一样,所以乡亲们都称棉花球为棉桃。
在棉桃挂满枝头的时候,棉花的枝干在棉桃生长的压力下,枝干越来越坚硬,而且还不停的向四周延伸着努力的向上生长着。
中秋节过后,棉桃里的棉花就开始一天一天的开起来了。它洁白的花朵,给秋天的田野,多了一现生机,一丝温暖,一丝美好,一现希望。
每到棉花收成的时节,小脚的奶奶就再也闲不住了。奶奶每天都会挎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草筐,下地采摘棉花的。就这样,奶奶从中秋一直能采摘到秋末冬初。
当父母把奶奶采摘回来的棉花,晾晒干之后,就开始忙着把棉花拉出去轧棉花了。那刚刚轧好的棉花,又蓬松又柔软的。用手轻轻一摸,似婴儿细嫩的皮肤,又似轻柔的鹅毛绒一样的柔软温暖。
奶奶把轧好的棉花,放在手心里。像是变魔术似的,用双手搓出一条条油条般大小的棉花条。
当奶奶搓好棉花条之后,就开始坐在纺车前,不分昼夜的用纺车纺起棉线来了。奶奶右手转动着纺车,左手拿着棉条,奶奶手中的棉条,在“嗡嗡嗡”的纺车声中,纺出了一锭子一锭子白色如鲫鱼肚皮似的白花花的线穗子。
在奶奶纺出一些线穗子之后,母亲就开始忙着酱线,染线,织布了。当织布机“啪嗒啪嗒”来回撂梭子的声音,伴着母亲脚下踩着织布机的声音,一匹匹布匹,就卷在织布机上了。
记得在我刚刚上学的时候,身上背的第一个书包就是母亲帮我亲手缝制的家织布书包。小时候,不论是冬天脚上穿的棉鞋,还是身上穿的棉祆、棉裤和衬衣,都是家里的棉花和家织布缝制而成的。
家里的每一条条纹印花的床单,还是每一床棉被,都离不开家里的棉花、棉布的。都离不开奶奶和母亲那一双双勤劳的双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生活在外地,依然还盖着家里的棉花被子。只是那张家织布印花的床单,一直存放在衣柜里的。
虽然奶奶早已离开我们了,母亲也早已不再织布了。可那条家织布床单还在,那床上的棉花被子还在,在寒冷的冬天,不仅温暖着我们,也温暖着我的孩子。
冬天的夜晚,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还能闻到晒过的被子,散发出来的淡淡幽香。这幽香,不知是冬天太阳的味道,还是棉被里的棉花散发出来的味道。
其实棉花并不是花,在万花丛中也没有它。但它比所有的花朵更美丽、更温暖、更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