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山千黛书评——社科类
荣格解读神话,英雄终究要脱离母亲而独立,才能成就自我意识

荣格解读神话,英雄终究要脱离母亲而独立,才能成就自我意识

作者: 山千黛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21:14 被阅读0次

关于英雄和母亲的神话故事,是各种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人多会关注这类故事的娱乐性和文化意义,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则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专业优势,认为神话反映着人类的心理学本质问题,他分析世界各国神话情节中涉及英雄、母亲以及二者关系的内容,从中解读隐藏的心理学意涵。

《英雄与母亲》节选自《荣格全集》第5卷《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的第二部分,所以,《英雄与母亲》中对英雄和母亲主题及意向的讨论,也围绕着力比多的问题展开。

英雄作为力比多的象征

在荣格看来,力比多是一种心理能量或者说内在力量,这种能量可以不断成长和转化,它的表现包括人的心理需求和根本欲望等。如果力比多能够得到良好的疏导,则会有益于人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反之,如果力比多受阻,可能会引起人的心理退行,此时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引导和纠正,问题积累得更严重就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

人的行为总会受到力比多的影响。反过来看,观察人的行为自然也能获得力比多的信息。从较早时期逐渐成型的各国神话,多数都反映了古人们不加修饰的淳朴思想,展现出人类行为的基本架构。因此,荣格通过神话来解剖人类行为及其心理,分析力比多的象征和影响。

英雄是人的理想形象,是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值得注意的是,英雄身上具有的双重特性——凡俗和神性。如同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子神狄俄斯库里兄弟,一个是肉体凡胎,终有一死,一个是不朽之躯,得享永生。对凡人来说,肉身终要归土,而思想和精神可以永不泯灭。不朽的太阳神,就可以看作是力比多的象征,或者说,英雄可以看作是力比多的人格化象征。

神话中的英雄又常常是漫游者。他们穿山越岭、经过漫长旅程去不断地寻找。这就意味着,英雄内心存在着没得到满足的欲望。而他所寻找的,往往是被各种邪恶怪兽和艰险困苦所阻隔的、无法轻易得到的宝藏或宝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英雄又可以看作是无意识欲望的自我象征,而那些宝藏则代表着智慧、意识。那么,英雄除恶寻宝的过程,即可理解为人类从无意识状态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同时,寻宝中经历的所有艰难困苦,预示着这种心理成长过程的来之不易。

拥有生命和死亡双重含义的母亲意象

神话中,与母亲意象相关联的关键词包括养育、包容、庇护。神话中存在多种母亲的象征,比如大地、城池、水、生命之树、盒子、篮子等。它们就像子宫般的容器,能够提供保护、孕育新生命,拥有“生命”和“多产”的意义。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母亲的意象也具有双重意义。许多跟母亲相关的象征物,同样具有“缠绕”、“包裹”、“吞噬”的特性,这时的母亲是“恐怖母亲”,意味着剥夺生命、带来死亡。

母亲意象同样与重生的概念相关。神话中把每天早上的日出看作大海给予太阳新生,而傍晚的日落则被看作是大海吞下旧的太阳于第二天又生出新的太阳,即太阳沉入大海获得重生。在这里,大海所代表的母亲,同样具有新生和死亡的双重特性。

总而言之,神话中母亲的意象,既有代表“生命”的一面,也有代表“死亡”的一面。可以说,母亲象征着兼具正负两种意义的无意识。

这样来看,作为无意识象征的英雄是母亲的孩子,也就顺理成章了。而英雄与母亲的关系,对英雄的成长非常重要。

英雄想要拥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就必然要脱离母亲的控制,独立成长。反之,如果英雄屈服于无意识的欲望,试图回到婴幼儿时期依赖母亲的状态,甚至如书中所说,想要回到母亲的子宫,则是典型的力比多退行的表现,会削弱自己的力量。

英雄只有脱离无意识母亲的控制,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实现独立成长

英雄与母亲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母亲孕育了英雄,因而英雄自然从母亲身上继承了原始的能量,和无意识的特性,或者说本能。但是,如果离不开母亲,任凭无意识本能的束缚,英雄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下,无法成长。

就像生活中说的那样,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目送他逐渐离开的过程。神话中的英雄,也要历经磨难、战胜困难,努力脱离母体,才能找到渴求的意识,实现真正的心理成长和人格独立。

这种过程往往是痛苦的,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英雄与母亲的紧密关系,英雄对母亲的依赖、以及将要离开母亲的恐惧,在神话中化为可怕的蛇或者恶龙等形象。英雄要挣脱母体的控制,就必须斩断这条蛇或恶龙。这也象征着自我意识从无意识的死亡钳制中挣脱的过程,亦即英雄获得独立的自我意识的过程。

换句话说,这就类似于献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雄抛弃了自身的动物本能,也就是本能的力比多。神可以通过献祭达到不朽的境界,而英雄通过献祭找到自我意识,获得成长。

当然,这种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心理成长需要逐渐积累一样,英雄与无意识的斗争,也是持续不断的,最终目的是让无意识和意识达到平衡或者和谐的状态。

在《英雄与母亲》的末尾,荣格说道,一个人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裂隙越宽,就越容易导致病症。那么,英雄摈弃无意识本能、寻找自我意识的持续努力,不仅是个人心理成长的必经过程,也可以作为努力把无意识的倾向整合到意识头脑中,不断地缩小及弥合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裂隙的心理治疗过程。

2020.06.11雾凇

相关文章

  • 荣格解读神话,英雄终究要脱离母亲而独立,才能成就自我意识

    关于英雄和母亲的神话故事,是各种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人多会关注这类故事的娱乐性和文化意义,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

  • 论“领袖神话”之心理意义

    一本号称最为晦涩难懂的、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撰写的名为《红书》的书中记述了一个荣格的梦境:荣格谋杀了德国神话英雄齐...

  • 听《英雄之旅》收获

    我从《英雄之旅》中想到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关于真我和神话的关系,有一个关于荣格的故事,可以说给你听。当荣格完成了...

  • 女孩,你要何时才能脱离依赖,学会独立

    女孩,当你不停的寻求人陪时,可曾想过,没有人能陪你到天荒地老。女孩,当你不停在别人展现自己的脆弱时,可曾想过别人心...

  • 【214/1000】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无常|自性化:从生到死的英雄之旅 01 英雄之旅这个概念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学生美国神话学...

  • 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的独立期

    渴望独立表现: 1.孩子要求独立想按自己的想法处理问题,获得独立认同感成就感,自我意识发展 2.渴望独立摆脱父母但...

  • day75、《作家之旅》,1

    作者吸取了卡尔荣格的心理学思想和约瑟坎贝尔《千面英雄》的深户爱研究,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 所有名族的神话都有一个...

  • 弑神者

    不顺从之神 与人类所编织出的神话背道而驰并从中脱离出来,给人间带来灾祸的神(包括传说和神话中的英雄、天使和魔兽)的...

  • 第363格:这关系太难

    所以说技术不是问题 或者说不会是最致命的问题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却不能脱离这社会上的关系而独立 我们终究还是得专...

  • NO:3/100_力比多的转化

    荣格精选集《英雄与母亲》力比多的转化(P74-150) 钻木取火,荣格用各种证据来说明这一行为或者仪式对于人类来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荣格解读神话,英雄终究要脱离母亲而独立,才能成就自我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mi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