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译文:
秦王和一位名叫中期的辩士争论,没有能争赢,非常生气。中期却若无其事,踱着慢步走开了。
维护中期的人,眼见中期可能要吃大亏,便对秦王说:
“这个又蠢又倔、不懂事的中期啊!幸亏遇着了贤明的君王。若是同夏桀王、商纣王顶撞,脑袋还能不搬家?”
结果,秦王并没有惩办中期。
后记:
秦王,秦昭襄王赢稷。
伴君如伴虎,战国时期辩士居多,苏秦张仪都是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七国,然而,稍有不慎,便会因一句不当之言,招来杀身之祸。
史书没有记载替中期辩解的这个大臣是谁,但他确实在是一个很懂说话艺术的人物。
赢稷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君王,这个大臣若直接替中期求情,赢稷肯定会火上浇油,毫不迟疑地去惩罚中期。这个大臣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用欲扬先抑的方式,先赞扬赢稷不是夏桀商纣,而是个贤明的君王。赢稷听见心里爽歪歪,自然放弃了对中期的惩罚。
想起当年刘表之长子刘琦,因继母偏爱其兄刘琮,“性命只在旦夕”,问计刘备,而刘备又推脱给诸葛亮,诸葛亮不想掺合刘家家事,因而拒绝。刘琦用家有古书邀请诸葛亮去观赏,结果诸葛亮一上楼,刘琦便拆下了下楼的楼梯,跪求诸葛指点活路,诸葛欲走不能,才让刘琦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刘琦听从此言,向父亲主动请兵屯守远离荆州的江夏,才躲过劫难。
软式的“逼宫”,有时比刀枪相见,更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