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了本武志红的新书《走出人格陷阱》,发现其实也不新,观点没什么改变,用的例子很多是曾经书里的。
据说和李雪之前是一对儿,所以也都认可“爱与自由”。
之前提过对精分(当然,这个精分还是什么都没了解的那个本地精分)不感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决定论”。
在他们那里,6岁以前特别重要,如果6岁以前和父母关系建立的不好,一辈子就得水深火热。这心里总会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曾经的爹妈(而且,这个爹妈以后变多好都没用了哦),一个是小时候的自己。
如果6岁以前,爹妈天天挤兑你(拿你和别人比较啊,对你的决定不信任啊等等),你“表面”无力反抗,或不敢反抗。那好,以后你和自己、他人、社会的关系,就可能延续类似的关系模式。你可能变成爹妈的样子,挤兑比自己弱小的人;也可能始终无法自信起来,在真/假权威面前无力抬头。
这就是他们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里面的内在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是6岁前和父母关系模式的内化;且终身很难改变。
好吧;这么看,豆爷算是毁在我这个强势母亲手里了️🤪 那,我是不是不要相信这个决定论吧,认定了终身成长会不会好一点。
豆爷的嘴甜也是基因突变了讲两个例子,同学们给分析分析吧。
豆在贵阳拒绝和一个大他不少的强势小姐姐玩,问为什么?豆答“他总说,笨豆豆☹️” 我问,你觉得自己笨吗?豆答,不笨啊!
好啦,对话到这里结束。问题来了,既然豆觉得自己不笨,为啥还拒绝和小姐姐玩呢?
按客体关系理论,小姐姐羞辱豆,就是这个小女孩内心里那个“羞辱孩子的父母”在羞辱她自己内心里那个“弱小的孩子”;而在和豆的关系中,投射到了豆身上。
豆虽然嘴里不承认,但拒绝和她玩,还是受伤了;也就说明豆接受了羞辱,是对这个羞辱的认同。
当然,不和她玩这个行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是处理这个关系的一个方法。但怎么把豆爷的心理调整过来呢?
帮助豆跳出和小姑娘的关系,指出小姑娘内心中的斗争,让豆明白,她对别人的羞辱本质上是指向了自己。
但,同时也要思考一下,豆为什么会“认同”,是不是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也有问题,是不是豆内心那个小孩也很弱小(弱弱地答,是)。
说的好复杂啊,可能用认知行为疗法说起来简单些,一件事情对你的影响,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你如何解读。
那,怎么帮助引导孩子,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呢?怎么让孩子“内心里那个父母”爱“内心里那个小孩”?
道理说起来简单,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自由。爱,就是充分的理解和接受;自由是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平衡、稳定。
但做起来真难啊,要实践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还要有度。所有的父母都不完美,都会带有自身的问题,又怎么能做到与孩子关系的完美,做到无条件的爱与自由。
难啊!太难了!
人这一辈子,就只有一个目标需要一生的坚持:自我实现,成为自己。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只有体验和感觉能证明存在。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才能证明存在过。
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天生就有“精神胚胎”(我可以理解为灵性吗),这里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需要通过行动、感受、思考去解开密码,说白了就是亲身体验。
做个懒爹妈吧,动眼不动嘴和手,放手让孩子去试错,自己摸索,让他跌跌撞撞、摔摔打打体验这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吧。
唉,说得都太大、太理论了;一点点小事地去做吧!
好,说第二件事儿:豆妈从小凶的很,打架不要命那种。但豆爷就是好脾气,很容易迎合别人。可能因为这个,他朋友很多;但也因为这个,会委屈自己。
这个拿着大棒子追的男孩躲床底下的妈,咬着后槽牙,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曾经1年多前,和心理所同学出行,她客观地评价了我的行为:“你想的,你就会想办法说服豆,而不考虑孩子怎么想。比如,出门前你会想尽各种理由让豆穿长袖;其实,你应该随他选,然后带个长袖出门”
那时,豆已经5岁了;虽然不是非打即骂,但“温柔的”强势表露无疑🥺 还好,之后意识到了行为的不妥,但影响已经造成了;咋整🥶
同学们,欢迎留言哈!
之前,我总认为,把关系模式的建立定到6岁之前,是因为咱自己记不住;想咋扯就咋扯,想咋归因就咋归因。而且那时候脑科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认为突触连接在那之后就停止了。
但,科学在进步,神经突触的联结一直在建立;只要想,就能越变越好。别忘了,精分还有“自我实现的预言”!
虽然学前很重要,但不能定终身。不是还有说亲子关系不好,亲密关系补救吗。我把豆这就托付给未来儿媳妇了哈,那时,我躲得远远的,啥都不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