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产品方案意味着选择公司,把自己的生老病死人生大事交托给哪家公司呢?
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公司主体日益增多,目前寿险公司有了91家,中资公司64家,合资公司27家,按照目前的市场潜力和国家的支持政策,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7775/696718783f1e7c63.jpg)
您熟悉以下公司哪组公司?
A组:国寿、平安、太平洋、太平、新华、泰康、友邦
B组:华夏、长城、阳光、弘康、百年、前海、民生、生命
C组:中意、中荷、中英、中宏、中德安联、恒安标准、同方全球、新光海航、北大方正、君龙人寿
A组公司,大家熟知。
B组公司,是新兴的发展中资公司,例如华夏人寿,2006年12月设立,注册资本金153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20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度保费715亿元,市场第七。至2015年7月,总保费突破1000亿元,超越新华、太平洋、太平、泰康等老牌公司,规模保费行业第三。
其中另一家最年轻的弘康人寿,2012年7月成立,总部北京,资本金10亿元,偿付能力400%(动态数据),股东背景2015年世界500强之一,2013年北京银行保险业务行业排名第五,2014年北京市场银保行业排名第一,2015年走出北京,进军全国,第一家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开业,您觉得这会不会是保险业中的一匹小黑马?
C组公司,都是新兴的发展合资公司,例说中英人寿,外资股东英杰华集团(英文简称AVIVA)成立于1696年,500强企业排名第28位,英国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险集团。中方股东中粮集团全球500强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这是其中一家,而从公司历史方面看,所列举的每家合资公司外方股东都有最少百年以上历史,几乎全部是2015年世界500强金融巨头企业。
这就是您所不了解的华夏、弘康和中英,如果您深入了解会发现许多公司都是这么的有实力和特点。只是您不了解,或被某些片面说法所遮盖。
不了解≠没实力,不了解≠服务不好,不了解≠产品不好。
如何衡量一个保险公司,指标不是单一的,包括了公司历史、股东、保费规模、资产规模、偿付能力、投诉率等,不是简单能评定的。最近,保监委推出保险公司服务评价体系,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保险公司综合水平有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那我们买保险,您需要的是什么?
(一)安全感
大家选择保险公司,往往从耳熟能详的公司入手,如果作为不是业内人士的我也会这么考虑,选择公司说到底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而往往也因此容易走进误区,不能选择到优化的保险,对于以上没有听过华夏人寿、弘康人寿和中英人寿的人来讲就错过了选择好产品的机会。
保险公司都是经由保监委批准设立的,没有一家公司是非法的;保险公司都接受着保监委严格的监管,风险控制;保险公司都要在《保险法》的约束下进行业务开展,有法可依。
(二)好的服务
保险最关心的是服务,您对选择保险的四个要素做一下排序,1、产品性价比;2、公司;3、营销员;4、服务,当初以为会把产品性价比排第一位,我做了调查之后结果却是“服务”排名第一。
1、什么是好的服务?
对您热情不叫好的服务,对您送礼物不叫好的服务,给您回扣不叫好的服务。我的想法,好的服务只有一点——用最好的方式解决您的问题——推荐的保险最适合,保险方案最优化,保单保全最周全,保险理赔最高效,全程都是踏实加放心的感觉,愉快加信任的感受,这是好的服务。
2、服务有那些?
保单整理——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的保险
保单保全——及时缴费并更改保单信息
保单审查——动态检查需要补足那些保障
保单理赔——快速效率的完结理赔
3、什么是好的保单品质?
相信很多人选择某家保险公司更多的是希望理赔高效,我表达一下我的观点,理赔是否高效和保险公司有1%的关系,另外99%取决您的保单的品质,保单的品质取决于您的保险顾问的品质,好的保单品质有以下内容:
保险方案科学——切实转移了您的风险
保险责任清楚——大病险阑尾炎不会赔的
除外责任清楚——酒驾是不会赔的
操作流程规范——如实告知确保合同有效
保单保全周全——联系方式变更及时联系
保单理赔专业——懂得理赔的流程和手续
具备了以上几点,您的保单质量可以打90分以上,拿到任意一家公司理赔都不该有问题。您的保单前期品质很高,理赔顺畅;您的保单前期就有瑕疵,为以后埋下了炸弹,理赔时肯定引爆。
在我们经纪人的概念里,不存在选择保险公司的问题。为什么?作为客户的您要的两点:一是好的产品方案,要好的鸡蛋,而不是要好鸡,说明下,大众认为的好鸡未必下好蛋;二是放心踏实的服务与理赔。
看看我们经常的误区和如何选择:
1、只有两种选择,您选择那种方式?
A. 先选公司,再选产品,不问性价比
B. 选择性价比高产品,再选择公司
您认为那个更理性?
2、您买保险,要实惠还是要感觉呢?
2013年8月保险费率市场化以来,产品之间有了不小的差距。举个例子,购买大病险,20年缴费期限,选择A您所熟悉的保险公司年交1万,总保费是20万,选择B您不熟悉但可以信赖的保险公司,保费7000元,20年总保费14万。这是费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差异,相差6万元!普通家庭,一生挣几个6万?不单是价格,保险责任也更宽,保的更多。从公司入手选择产品和从产品入手选择公司,您看那个更科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8507775/99eb8f019cfd5a6d.jpg)
3、我该怎么选?
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
1分营销员+2分公司+7分产品=100%好保险
营销员占1分,却排在了最前面,营销员相当于1000000000当中的1,作为大多不懂保险的客户,信息主要来源于营销员,这决定着您的保险观念是否正确,保险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保险方案是否优化,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没有1后边全部是0。
个人提供几个好品质营销员的五个指标:
(1)不会承诺返佣,尊重自己的职业
(2)不会不问需求,直接推销保险产品
(3)不会过多运用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如送礼物等
(4)不会过多强调保险的收益,保险收益是平稳但不高的
(5)不会拿一款产品推销,而是提供三家以上公司的方案做比较
2分公司,有的公司靠产品,有的公司靠品牌,有的公司靠营销,有的公司靠背景,您选择那种?
7分产品,最核心的是产品,不是牌子。现在有个选择,您眼前摆着两部手机,外观、配置、功能全部是一样的,现在配上标签,一个叫小米,一个叫苹果,价格相同,您选那个?选苹果!还是这两部手机,现在告诉您,小米5000元,苹果8000元,您选那个?
您听说过以下的话吗?
我们公司全国排名第一 ,我们公司是央企 ,我们公司全球500强,我们公司收益第一, 我们公司拿过什么奖,我们公司出了1亿的保单,我们公司在《人民日报》广告,我们公司排名.....这些名头,俨然一副买保险能中大奖的样子,过度推销公司而忽略产品本身并不客观,我想大多数客户关心的是蛋,蛋比下蛋的鸡重要!
大家永远清楚的一点,保险公司是商业企业,所有的宣传是为了一个终极目的——盈利,从这个角度上看和卖武器得公司没有区别!
往往是一些大牌公司在做着这样的宣传,而做为业外人士您知道其另一面吗?一条“四家险企每天花3578万做广告”的新闻,足以让我震惊,更让我深刻理解了险企是商业机构,逻辑是拿客户的钱来做广告,提高了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其公司产品,客户付出更多的成本。
老五家寿险公司有国寿、平安、太平洋、新华和泰康,我不能直接点名,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内幕。
其中一家公司因为大量误导客户投资连接类保险,引发群体性规模抗议事件,因为其深厚背景,相传当年老总直接进了中南海,才摆平这件事;日前又出了群体性金融事件,保监委换了大门,为的是防止这些You行的人冲击。
某家公司老总曾因为将保险资金挪用给弟弟经营房地产被判刑,巨大的亏空,没有金融机构接管,发改委出面整合才因祸得福转身成为上市公司。
一个比一个“擂人”吧,这些新闻当年都能网站上搜索到,现在少见踪影了。这些都是过去式,作为行业内的人,不用怕揭丑,“丑揭了”才能警醒,才能让这个具有500年历史的保障制度越做越好,不是为了抹黑某家公司,这5家公司都和我们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这样的反面事件让大家对于选择保险公司有个客观的认识。
心目中的大公司未必阳光灿烂,而一家所谓的小公司也会有其闪光点。“寿险公司业绩红黑榜”这条新闻中提到,2015年,净利润涨幅超过1倍的寿险公司就有27家。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为和谐健康公司,大增3644%达到33.8亿元;其次安邦人寿(3308%)、太平养老(2174%)、正德人寿(1720%)、前海人寿(1291%)、泰康养老(867%)、国华人寿(504%)、弘康人寿(739%)以及汇丰人寿(529%)等8家盈利增幅超过5倍,这些公司当中您有熟悉几家呢?
所以,请记住,您买的保险鸡蛋好吃就行了,至于大鸡下的还是小鸡下的,咱就别计较了,对了我倒是听说小鸡蛋味道更好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