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850e6e46e2a85ab3.jpeg)
转眼大半辈子过去了,真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掐指算算,离开生养自个儿的那座村庄外出谋生也已几十年。当然,其间探望回数也不少——父母在时探望双亲,椿萱凋谢,则是会面自家兄弟姐妹和探访那片熟悉的风景——感情的事儿,许多是身不由己的。
譬如梦里好多次出现了村口的那盘石碾子,甚至拉碾子的毛驴。
石碾子是农耕时代里农家难以离开的工具之一。其每一个构件都那么简单,那么实在,那么硬气:砖石垒砌起来的碾台,台面光洁平整,系自一大块毫无瑕疵的完整天然岩石凿就。碾磙子则犹如蹲伏在起跑线外准备起跑的百米运动员,静止状态里也动感十足。它一旦滚动起来,简直可碾压一切,敢问天下谁敢不服帖?碾台碾磙子则由铁柱相连,其牢固性就不用提了,一辈子谁也离不开谁。碾杆则由檩条般粗实的硬木穿过碾滚子,意在不使其过度兴奋滚下碾台。工作起来时,镌刻在碾盘和碾滚上那些有规则的纹理开始显示其泯灭对手的残酷性,那就是——碾碎一切。
在祖祖辈辈的传说里,石碾的发明人乃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在农业机械化前的数千年里,它可以说是农家生活最得力的帮手,谷物收获后,几乎所有脱粒脱皮磨粉磨碎之事就全靠它了。石磨出现后,石碾子所担负的活计少了许多,也轻松了不少,但完全脱身则绝然不可。譬如有个邻村,全村人都善做火药,供打猎使用。技艺纯系祖业传承,秘不外传,但其中的硝石,硫磺和木炭等是蒙不了人的,因为该村小不点,全村无石碾,碾碎适才提及的原料,必来俺村借用石碾。那点小秘密,即便外行也可看个清清楚楚。说来蛮有意思,其来用不着牵拉磨驴。那咋办?推吧。不点大的小子娃们通常会自动过来帮助推碾子,效率一点也不比一头驴子差。当然,完事后,使碾者会给孩子们一些听响的小炮和看景的火焾子,作为交换。笔者幼时,隔三差五就给人推回碾子。
对了,明代诗人顾清诗作《首夏即事》里有“小碾试茶催瀹鼎”之句,意思即用碾子将茶叶碾成粉末继而再制成茶饼。
你看看一盘石碾子对农家生活帮助多大,有点出乎想象吧。
多大?大到了成神登仙的地步,每年的正月初十在敝地就叫“石碾子”节。祭祀嘛神呢,用来祭祀具有神灵的石碾子,石磨子,石棍子,柱石础石,石桥石栏等等。严格说来,此节谓之“石头节”,系传说中石头神的生日。十者,石也,老天爷就是这么安排的。旧时除夕时,人们会在村里所有的石磙、石碾等较大的石器上面贴上春联和祝福,初十前禁止使用,谓之“石不动”或“十不动”,以示崇敬。
不过,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奇离古怪的讲究。石碾子一闲下来,那就是他们最开心的大号玩具,石轱辘(即石磙子)被推得咕噜噜飞转,坐在碾杆另一头的则快乐得哇哇乱叫,比城里孩子玩过山车还快活。当然,此游戏是有相当危险性的,故而大人遇见便会严厉制止。
夏季的每一个夜晚,石碾子上都会坐满闲唠嗑儿,说古道今的老少爷们儿,有时还会有人事先抢占。为嘛?简单,置身于两大块石头间,凉快舒适呐。
石碾旁边数步之外是一口水质清澈的水井,二者构成了与农家生活密切相关的要件。到了人民公社时,俺家所在的生产队便将派农活的黑板安置在附近的砖墙上。如此一来,公共场合的性质愈加明显,石碾子的使用率也愈加提高。
直到近十年前,全村三处石碾子才渐渐被冷落,开始一回回进入从此走出去的儿女们之梦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76ee5160013615a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