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元素化合物核心素养要求
元素化合物侧重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还对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具有指导作用。
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弊端
重知识轻能力的单纯记忆
重动手轻思维实验形式化
重细节轻整合知识零散化
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的主要途径。体会理论知识在实验探究中的具体应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3.1核心任务
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利用类别和价态两个维度进行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制备的学习。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建立关系。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制备。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预测、设计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总结,利用二维图归纳物质性质预测,实验制备的一般思路。
3.2教学活动
具体授课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课前自主阅读并梳理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任务二:自主建构铁及其化合物二维图。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梳理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自主建构铁及其化合物二维图。
设计意图
1.将不具备素养发展功能的细枝末节知识进行课前处理,凸显课堂上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时效性。检查学生模型的自主建构情况。
第二阶段:课上
学习内容
任务一:预测硫酸亚铁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阐述预测依据。
任务二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预测并阐述依据。
任务三动手实验并交流汇报实验成果。
任务四尽可能多的设计制备硫酸亚铁的途径,并用方程式表述。
任务五优化实验室制备硫酸亚铁的方案,并动手实验。
任务六检验制备硫酸亚铁成功与否。
任务七对于硫酸亚铁溶液的保存提出合理化建议
任务八回顾探究学习过程,谈收获。
学生活动
小组汇报,进行评价修正动手实验并汇报。
设计意图
一,通过组建汇报交流、评价及教师的追问,深化对二维图的认识。体会这种工具的价值功能,培养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二通过设计评价,并动手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成,初步形成设计师案方案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三通过组间汇报交流评价及教师的追问。内化对于二维图的认识。提高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四运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转化过程,灵活运用二维图将问题化整为零。
五深化二维图的运用,建立从类别及价态两个角度预测物质的性质完成制备检验及产品保存任务的核心思想。
六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升深化二维图的价值功能。掌握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思维方法。
第三阶段课后
学生延续学习效果。设计自我评价任务:预测三氯化铁性质并设计设计,验证制备检验方案。
学生活动
自主独立完成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
从亚铁盐代表物研究到铁盐代表物研究不断内化二维图的假设功能,逐步感悟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思维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