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观看了朋友推荐的国产电影《人生大事》。这是个关于中国人生死观的市井故事,粗粝中透出细腻的温情,看得我几度眼泪哗哗。得感谢朋友,没让我错过这个好故事。
看罢有些感想,关于小人物的生活、家庭与亲情,以及中国的殡葬文化。为了不过多剧透,在此只做概述,尽量不涉及具体情节。
故事围绕着主角莫三妹和他的“上天堂”殡葬服务店发生。主角以街溜子形象出场,蹲过局子,现在子承父业做丧葬“一条龙”服务。老爷子骂他业务不精不成器,街坊邻居嫌他干这行晦气,就连原本打算结婚的女朋友也跟人跑了。
正当三妹徘徊在自暴自弃的边缘时,一个“小哪吒”般脾气火爆、性格顽固的5岁女孩小文闯进了他的生活。因为亲眼看着三妹把自己外婆装进“大箱子”里拉走,小文对三妹死缠烂打,咬定要他还外婆回来。毫无亲情关系的二人的人生就这样搅和在了一起,经过一系列的意外、混乱事件和歪打正着,从未见过双亲的小文在三妹身上找到了爸爸般的关爱,而三妹也渐渐心有牵挂,不再浑浑噩噩度日。
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关底层小人物生活的故事,场景和题材都十分贴近生活。当然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在短时间内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但剧本创作,并且考虑到观影体验,在有限时长内凸显情节的戏剧性就让人可以接受。《人生大事》就是如此。看到不少网友说影院里的观众也是一会笑,一会哭——这其实对应着故事中的几次“失去-得到”。
其实“失去-得到”不只是一种情节创作模式,也是对人生真实一面的总结。三妹一开始就仿佛失去了一切,爱情亲情皆待他不善,过去是一团乱,前途又黯淡无比,只剩两个朋友不离不弃陪着他打理“上天堂”的生意。小文则是失去了唯一爱她的外婆,亲戚又不愿尽抚养义务。两个完全陌生却各自情感缺失、家庭关系残缺的人,最终获在彼此身上找到了亲情的归宿。
这让我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佳作《小偷家族》,同样是没有亲缘关系的底层小民,却建立起一个三代人和谐自洽的家庭,“家人”们相互扶持甚至强过很多体面、殷实的正常家庭。依社会评价而言,“小偷家族”的每个人都低贱卑微、糟糕透顶,难获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但他们每个人都拥有对彼此的爱和包容,亦或者说,是这份生造出的亲情改变了他们,让他们在被生活剥夺到一无所有时,得到了爱和亲情的庇护。
《人生大事》中的三妹也是一样。主流价值观会怎样评价这样一个人?邻居婚庆店老板嫌他生意晦气,顾客怀疑他在“整理遗容”时偷窃首饰,幼儿园老师埋怨家教不良,自己老爹还总是责骂否定他的人生。但这样不成器的一个人,在面对同样缺少爱的小文时,又情不自禁地给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小文那儿童特有的天真和直率,也给三妹的生活注入希望,使他终于振作起来,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社会中不是没有丑陋和罪恶,但人性善良温暖的一面也始终存在,有时候正是这些,让丑恶悬崖勒马,从而避免了更深的伤害。
再说说影片所反映的丧葬文化和人们的观念。我想,最能体现这方面的就是三妹父亲这一角色。乍一看老爷子顽固脾气坏,动辄打骂儿子,是典型的传统家长形象。老爷子形象上瘦小、衰老,还有帕金森病症状,头脑却很是清明。
随着故事展开,我们才发现,莫老爷子身上有着“匠人”的那种刻板与严谨——毕竟为逝者整理遗容或是修复残破人体可不是简单的手艺活。老爷子一生与逝者打交道,对生死大事的理解更为从容淡定,以至在自己生命临近结束时,只希望一切从简,静静离去。
片中老爷子曾交代小儿子三妹,做这行要带着“圣人心”。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强调“死者为大”,人们不惜置重金花大把时间,只求逝去的亲人走得安详体面,在“另一边”也能不愁吃穿、过得富足。但对于操办这一切的殡葬行业从业者却讳莫如深。人们觉得,死亡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毕竟“生死之外无大事”,但对尚在世的人而言,却是坏事、凶事,是不好的、不吉利的,因而对相关行业的人也敬而远之。想想看,你可能愿意和街边小饭馆跑堂成为朋友,但不会去想认识寿衣店老板;说不清道不明的,你会觉得和他们有交集就会给自己招来厄运。可这一行业又必须存在,而从业者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并非像“无常”那样冷冰冰地带走生命。
导演刘江江说,这个故事取材自他的二爷——一个农村的棺木木匠,有时也做些穿衣入殓、操持丧事的活。在他看来,中国人的葬礼是彩色的,有五颜六色的纸扎,乐器班子吹拉弹唱,和活着时一样充满烟火气。殡葬和婚庆一样,都要和千家万户打交道,因而做这一行的人们同样值得尊重。这是电影在表现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之外,传递出在社会层面上的一些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