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他将来会感谢你》一书中第四章讲磨炼一流的“沟通能力”是能够取得他人信赖的沟通能力的本质。
作者就构成交流能力的要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且给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交流能力的方法。
一、交流能力的基础是“换位思考”。
作者认为沟通能力由会话力、书写力、倾听力、情感力等许多要素组成,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高级的交流能力就是“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能力”。在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在生活交流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视角和立场以及身处的环境之中倾听对方的意愿,找出对方存在什么不满,想要了解什么内容,在对这些感情进行想象的基础上来理解对方的需求。
作者不否认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如果不顾及对方的需求、困扰、关心的内容以及价值观的话,出色的表达能力就不会引起听者的共鸣。因此渴望交流的人不应只顾表达自己,还应发自内心的关心对方。
作者认为“一流的交流能力”是:
离开自己的视角与论点,站在对方的视角与立场智商,在理解对方的感情、价值观、思维模式和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寻求共鸣、达成一致。
二流的人在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会感情用事一味反驳;而一流的领导绝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于人,而且拥有接纳对方意见的胸怀,并能够将许多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并且最终达成一致。
因此作者说:
在寻求共鸣的交流能力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即便在遭到反驳的时候也能够冷静地将其发展成具有建设性的讨论的“智慧的耐久性”。
二、与人心灵相通还要养成感谢的习惯。
是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善于感谢的人在任何方面都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援助。
对社会上的弱者应该抱有同情,能够体谅弱者的心情是在社会上取得广泛信赖的交流能力的基础;
其他还有高效地撰写理论文章的能力,能够建设性地改变对方行动的“激励能力”等等都是拥有高超的交流能力的要素。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呢?
习惯沟通
1.让孩子参与“社交场合”——“熟悉”可以使孩子更善于交际
调查问卷显示关于与人交流的问题很多精英都很感激父母从小为他们创造出与人交流的机会,比如积极地与邻居保持良好的关系或经常请朋友做客吃饭等等,这些丰富的社交活动使他们早早就学会了和父母之外的大人相处,并感受到了与人相处交流的乐趣。
南瓜夫人说
2.养成“写作的习惯”——让孩子喜欢写作的秘诀
3.让孩子从幼儿期就习惯外语教育——非常后悔在幼儿期时没有学习英语
4.成为值得孩子信赖的倾诉对象——你了解孩子的烦恼和愿望吗?
理解不同的观点·价值观·感情
5.积极地与孩子进行讨论——孩子会继承“家长的谈话水平”
6.不把家长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从对立的意见、价值观、观点中获取经验
7.不感情用事,批评的时候先讲明理由——不要单纯斥责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所在
养成与人心灵相通的习惯
8.告诉孩子感谢的重要性——跟家人也一定互相“道谢”
9.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懂弱者的痛处就不会获得信赖
10.通过饲养宠物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