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他将来会感谢你》一书中第四章讲磨炼一流的“沟通能力”是能够取得他人信赖的沟通能力的本质。
作者就构成交流能力的要素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且给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交流能力的方法。
一、交流能力的基础是“换位思考”。
作者认为沟通能力由会话力、书写力、倾听力、情感力等许多要素组成,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高级的交流能力就是“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能力”。在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在生活交流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视角和立场以及身处的环境之中倾听对方的意愿,找出对方存在什么不满,想要了解什么内容,在对这些感情进行想象的基础上来理解对方的需求。
作者不否认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但如果不顾及对方的需求、困扰、关心的内容以及价值观的话,出色的表达能力就不会引起听者的共鸣。因此渴望交流的人不应只顾表达自己,还应发自内心的关心对方。
作者认为“一流的交流能力”是:
离开自己的视角与论点,站在对方的视角与立场智商,在理解对方的感情、价值观、思维模式和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寻求共鸣、达成一致。
二流的人在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会感情用事一味反驳;而一流的领导绝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于人,而且拥有接纳对方意见的胸怀,并能够将许多不同的意见统一起来,并且最终达成一致。
因此作者说:
在寻求共鸣的交流能力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即便在遭到反驳的时候也能够冷静地将其发展成具有建设性的讨论的“智慧的耐久性”。
二、与人心灵相通还要养成感谢的习惯。
是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度,善于感谢的人在任何方面都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援助。
对社会上的弱者应该抱有同情,能够体谅弱者的心情是在社会上取得广泛信赖的交流能力的基础;
其他还有高效地撰写理论文章的能力,能够建设性地改变对方行动的“激励能力”等等都是拥有高超的交流能力的要素。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呢?
习惯沟通
1.让孩子参与“社交场合”——“熟悉”可以使孩子更善于交际
调查问卷显示关于与人交流的问题很多精英都很感激父母从小为他们创造出与人交流的机会,比如积极地与邻居保持良好的关系或经常请朋友做客吃饭等等,这些丰富的社交活动使他们早早就学会了和父母之外的大人相处,并感受到了与人相处交流的乐趣。
南瓜夫人的家是个大家庭,平时大家生活在一起就很热闹,亲戚们又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绝好的与大人们交流的机会。这种环境使得孩子从小就不认生,且喜欢和大人交流,在幼儿园里经常担当孩子王,表演时也落落大方。上学以后又遇到老师、同学,参加社团活动、和小伙伴一起野营、旅行、彼此邀请好朋友参加生日宴会都得到了很多成长。
南瓜夫人说小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执甚至打架,但打架和争吵是了解人际关系规则的绝佳机会。这时可以教育孩子“即便没有恶意,也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但如果孩子不和别人多交流,就很难有学习这种经验的机会。
她还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为了让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朋友总是让至少三个孩子一同吃饭,期间可以还可以倾听大人们的对话,这些都培养了孩子们交流能力,也使孩子们变得友善且有教养,懂得关怀别人。
2.养成“写作的习惯”——让孩子喜欢写作的秘诀
问卷调查中有精英说,因为父母笔不离手,也经常鼓励孩子写贺卡和信件,所以他的写作能力从小就得到了锻炼,他们很感激父母。
南瓜夫人也说引导孩子多写日记、读后感和信件,可以使其拥有条理清晰的表达能力。
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动笔写字比在键盘上打字更能够刺激大脑的活动,会产生更加丰富的联想。因为用笔在纸上写字不像用键盘打字那样可以轻而易举地修改,因此大脑必须全速运转,每一字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这样才能写出将信息清楚准确地传达给对方的文章。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也认为书写的过程会牢牢地印在大脑的记忆之中,这时候大脑所使用的思考力与创造力,与交流能力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南瓜夫人发现那些一直坚持用笔记录、喜欢写作的人,都拥有优秀的交流能力。
如何培养呢?
南瓜夫人举了孩子们的例子:他说孩子小的时候写日记,哪怕是日常琐碎,老师总是会给出积极肯定的评语;大女儿小时候只需要让她将书的标题、作者、主人公的名字写在笔记本上,当作自己的读后感笔记,以免增加负担,想写什么内容都由她自己决定。当看到自己写的笔记越来越多时,他变越来越有成就感,先是写了围绕主人公登场的其他人物,后来慢慢地还加进了感想。南瓜夫人为了让女儿对写信产生兴趣,给她买了漂亮的信封和信纸鼓励她给朋友和表姐写信,收到回信时她非常高兴,变得越来越喜欢动笔。后来她还给大型报社投稿,获得一等奖,那篇文章还被收录进了出版的书籍中。
南瓜夫人总结说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书的主要内容写出来,并养成写作的习惯,对孩子的写作能力有很大提高。
家长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写作也很重要,她的朋友坚持与孩子交换日记,并对其中的标点符号或语法错误进行修改,还会认真的写上感想与评语,这些都对孩子的写作非常有帮助。
3.让孩子从幼儿期就习惯外语教育——非常后悔在幼儿时期没有学习英语
问卷调查显示很多精英都认为从小接受外语教育或在外语环境下生长不但有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站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上看待问题。
与那些留学归来和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的朋友相比,上中学开始才学英语的我很难超越他们的英语能力。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在英语环境中成长,或者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英语。
南瓜夫人说她的一位在中央官厅工作的日本朋友因为深知外语的重要性,所以日常都是和才上一年级的孩子用英语对话,上学也是在国际学校就读;在香港工作的韩国夫妇也是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就读。南瓜夫人说那些精通英语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才能的人,大部分都认为应该让孩子从小接受英语教育。
英语早期教育派的人认为,应该趁着孩子的大脑对语言学习最敏感的时期,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让英语像母语一样成为孩子能够熟练掌握的语言。南瓜夫人也赞同此观点,她说他家孩子虽然也纷纷在国外留学和工作,但他们之中最早出国的人英语发音和用法也最好,最晚出国的则相对较差,由此可见差距是确实存在的。
她还举例说她身边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了地道的外语学习,很明显能够随口唱出英文儿歌。到了初中以后接触英文课本时就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磨练英文水平。
南瓜夫人认为学习外语和学习中文可以同时进行。有些家长认为过早的让孩子学习外语会和拼音混淆。但我发现我的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时绝不会混淆,孩子们是很聪明的,他们很明白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观念传统的家长绝不能用陈旧的价值观来拒绝让孩子学习外语,当今社会,虽说掌握外语不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但不学习外语一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4.成为值得孩子信赖的倾诉对象——你了解孩子的烦恼和愿望吗?
问卷调查显示很多精英在小时候就与他们的父母保持频繁的交流,在升学、留学,生活中遇到烦恼时都会与他们的父母充分交流并争取他们的意见。他们不但能够充分相信彼此,而且很感激父母给予的支持。
南瓜夫人说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起“让孩子对父母无所不谈”的信赖关系。而在孩子的幼儿期通过父母的关怀和行动来建立这种信赖关系是最理想的。这种信赖关系是说母子关系,当然也指父子关系。很多父亲在孩子年幼时忙于工作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到了青春期时就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孩子也会和父母产生出距离感。
南瓜夫人说,即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不同,但只要能够时刻保持沟通交流,那么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如果没有平时的交流,家长突然间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肯定难以接受。
南瓜夫人说孩子是“光着身子来的客人”,他的的性格、习惯、以及亲子关系,全都是由养育者决定的。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对孩子滥用权威摆家长架子,而应该用灵活的态度去理解孩子的世界。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对于家长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来获取孩子的信赖,使家长成为孩子人生的前辈,这一点尤为重要。
不管父母多么想和孩子进行交流,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开始认为父母“落伍了”“很啰唆”,突然与父母拉开距离。
所以一定要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构筑起“能够向父母倾诉任何问题”“父母能够倾听自己的烦恼”“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信赖关系,这对于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甚至加强家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解不同的观点·价值观·感情
5.积极地与孩子进行讨论——孩子会继承“家长的谈话水平”
问卷调查中有的精英回忆说因为自己的父母读书较多、经常在饭桌上听到大人们讨论音乐、文学等方面的问题,慢慢地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说话方式。而有的精英则抱怨父母并不喜欢和孩子一起思考和讨论事情,说希望父母可以在历史和社会方面等经常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思考和讨论。
南瓜夫人说让孩子能够冷静地接受反对意见的知性训练非常重要,所以要培养孩子接受批判和进行建设性讨论的能力。她说大儿子在语言方面的才能,与总是找他进行讨论的父亲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他在语言方面敏锐的思维能力,就是通过这样的讨论磨炼出来的。
重要的是在与父母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学到反驳和人身攻击是不同的。父母坦诚接受反对意见的态度,可以让孩子学会进行具有建设性的讨论的方法。经常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能够让孩子直观地感觉到观点的不同与信息和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意见差异。从小就与父母进行积极的辩论,能够培养孩子的讨论能力。这可以在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的时期,使其自然而然地学会“辩论必不可少的思考方法”。
6.不把家长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从对立的意见、价值观、观点中获取经验
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都认为父母不应该将价值观强加在自己身上,如果父母总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会使孩子产生出“不管自己说什么都是白费”的挫折感,结果变得不愿与父母交流。这样的家庭很难使孩子得到成长,也难以培养交流能力。
南瓜夫人说孩子需要在家里就能够掌握即便遇到不同意见时,仍然能够将自己的主张和希望传达给对方的高级交流能力;她说如果夫妻关系和睦,尊重对方想法的夫妻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在其婚后也能够对自己的伴侣关爱有加。
教会孩子如何与拥有不同意见和价值观的对象进行交流,是家长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因为在孩子将来的人生中,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人和事。一帆风顺的人生只存在于美好的愿望之中。
必须教会孩子倾听以及尊重不同的声音、意见和价值观。身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地给孩子做出示范,让孩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拥有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承认自己错误的灵活性。
南瓜夫人认为即便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者身为家长不能接受孩子的借口,也不能因为对方是孩子就不问青红皂白地对其予以否定,将家长的意见强行加在孩子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这种做法,从而失去“理解和接受不同价值观”这一非常重要的交流能力。
7.不感情用事,批评的时候先讲明理由——不要单纯斥责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所在
调查问卷显示很多精英都对父母无缘无故的训斥非常反感,他们非常希望父母询问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和孩子一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人说因为小时候犯错会遭到体罚,长大后总是害怕对方会对他怀有敌意,这也是他形成性格的主要原因。有的人说母亲在他犯错时从不感情用事,总是能够让他认识到问题所在,因此他的叛逆期很快结束了,因此也非常感谢母亲。
南瓜夫人说训斥和批评具有许多意义,需要非常高超的交流能力。因为在对他人进行训斥或批评的时候,必须控制自己的感情,揣摩对方的心思,思考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解决问题。
吼叫的三点不良后果:
1.影响孩子的情绪表达。父母愤怒时的表现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愤怒时的表现。
2.出现错误的沟通方式。父母容易感情用事,孩子对父母产生出极端的恐惧,从而对大人失去信任,甚至出于自我保护而变得爱撒谎。
3.破坏亲子间的信赖关系。不能因为孩子小,就总是在不说明理由的情况下,仅凭一时的感情冲动而对其大声责骂,这很容易给未来的亲子关系留下难以弥补的裂痕。青春期以后,不说明理由的大声责骂这一招将不再有效,因为孩子不会再信任你了,这会使父母长久地生活在悔恨之中。
因此,绝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要让其认识到错误所在,让孩子自然地发生变化。
南瓜夫人说:“我的母亲性格非常稳重,她总是说“孩子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是社会寄存在父母那里的人才”,所以母亲对她的7个孩子都非常尊重。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有对我们进行过任何的说教,更没有感情用事的训斥。
不过母亲并没有放松对我们在礼节上的管教,一年至少有一次,母亲都会对我们兄弟姐妹中的一个进行谆谆教导。当然母亲采用的是非常平静的方式,让孩子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母亲对我们关怀备至,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忍心惹母亲难过,甚至暗地里互相保证绝对不能做让母亲生气的事。”
养成与人心灵相通的习惯
8.告诉孩子感谢的重要性——跟家人也一定互相“道谢”
调查问卷中的的精英说希望父母能够教育孩子即便从小事中也能够感到幸福。不必事事争第一,即便从小事中也应该能够感到幸福,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南瓜夫人说她见过很多因为不懂感恩而自取灭亡的人,说感恩才值得人信赖并会拥有亲密的关系。她说很多有魅力的领导总是会对部下怀有感激之情并且会将感谢表达出来。而懂得感恩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也会是懂得感恩的人。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知足常乐,总是能够发现身边小小的幸福与喜悦,带着感恩的心去度过每一天,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一定也会影响到孩子。
从孩子小时候开始,他们就教育孩子该表示感谢的时候要说“谢谢”。这不只是对外人,哪怕是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能忘记表示感谢。
如果只是在心里想而不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就无法将心意传达给别人。很多人都不好意思主动打招呼或者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很容易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裂痕。
很多家长都教育孩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却忽视了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结果贻误了孩子的一生。
身为家长,首先应该在家庭中贯彻“亲人之间也要保持礼仪”的家风,让孩子养成将感激之情用语言和态度表达出来的“感谢的习惯”,因为这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
9.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懂弱者的痛处就不会获得信赖
调查问卷中很多精英都说父母教育他们理解对方的心情很重要。有的则说“做一个能够照顾别人心情的人”“不能欺凌弱小”等等。
懂得关怀弱者的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幼年期父母的思考方法和言谈举止的影响。南瓜夫人说因为她在日本社会中属于少数派的弱势群体,所以所以养成了站在少数派和弱势群体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习惯。而她的女儿受母亲的影响经常帮助老师做杂务,还会分担许多小朋友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大儿子因为比较魁梧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再经过妈妈教导后变得很懂得照顾弱者,还受到了被帮助的小朋友的感谢,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对社会上的弱者缺乏同情心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才会认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这样的孩子会经常遭遇失败,或者给别人造成伤害。
10.通过饲养宠物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调查问卷显示有的精英说从爱护动物的父母身上,我学会了温柔对待他人。有的精英说饲养宠物让我懂得爱护生命。
南瓜夫人说他家的孩子阅读过许多描写动物生命的书,因此对他人的痛楚都能够感同身受。南瓜夫人总是依依不舍地将其处理掉,其中一本书叫《可怜的大象》,讲述了马戏团里可怜的动物们的遭遇,还有一本叫《佛兰德斯的狗》也是女儿非常喜欢的书,讲述失去双亲的经历,贫穷导致的问题,对名画的憧憬等等,充满了打动孩子心灵的内容。大女儿总是伤感地哭起来,她有很多书,这几本她最喜欢。
南瓜夫人说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阅读合适的好书,能够让孩子拥有温柔的心和体会他人痛苦的关怀之情。应该趁孩子最纯真的时候,通过故事的世界,来让孩子体会战争的悲剧、穷人的不幸、不放弃的勇气、人与动物的关系,追求梦想等内容。南瓜夫人说照顾宠物还有助于培养孩子拥有对他人的关怀之情和引起与他人的共鸣,让孩子更有责任感,还能学到很多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