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依一
近日Lovelive官方发布一则通告,称接到警方多次提醒,部分贩售商品侵犯了官方著作权,今后将严肃处理此类状况,甚至有可能采取法律措施。该消息传至国内,被歪曲成官方禁止同人作品,引来众多网友批判,Lovelive官方被认为是在过河拆桥,自掘坟墓。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b5ce4131065d457c.jpg)
谣言会发生这样的演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大部分人确实相信同人作品存在被官方封杀的可能。
不过实际上拥有版权的企业对待同人作品的态度并没有那么狭隘,大部分企业的态度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面向儿童的企业更注重企业形象
任天堂及迪士尼以对同人作品严苛出名,这两家企业旗下的作品大多是《精灵宝可梦》《米老鼠》这样的儿童向作品,同人画常常会涉及到少儿不宜的内容,如果同人作品被家长发现,企业可能会遭到投诉,出于自身形象考虑,这类企业收紧同人创作的政策并不奇怪。
不过迪士尼因为早年给小学生发警告信而被日本妖魔化。1986年,日本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为庆祝毕业在泳池底部画了米老鼠的头像,结果因此收到了迪士尼的警告信,要求将图案刷掉,几个小学生在夕阳下含着热泪涂掉亲手画的米老鼠,想想实在有些可怜。但这一事件毕竟是个例,并不能代表官方现在对同人作品的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01f3f14a83d56ceb.jpg)
一旦涉及盈利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追责
实际上除了迪士尼怒怼小学生这样的奇葩事例,世界上绝大多数因版权引起的官司都是在侵权方获得了商业利润以后发生的,例如江南《此间的少年》被金庸状告。如果同人作品不进行售卖盈利,官方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哪怕是真正的盗版侵权打起官司来尚且费时费力,面对数量众多又到处分散的同人作品,即使想追究也有心无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edeaf52d1272ef38.jpg)
同人与盗版之间到底该如何界定,这一点至今仍没有公认的说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爱的名义无法免除侵权带来的法律责任。当你试图用同人作品盈利时,就有可能面临原作者的一纸诉状。
鼓励同人再创造实现双赢
《东方project》原本只是一个弹幕游戏,但由于对同人再创作有着极开放的态度,且同人作品的版权归同人创作者所有,越来越多的同人作家开始创造相关作品,如今《东方project》已经不再单指弹幕游戏,其二次创作所构成的覆盖游戏、动画、漫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的作品都包括在内。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0a47e2203102fab9.jpg)
这个出生于Windows98时代的弹幕游戏历经二十余年,依旧拥有不容小觑的人气,同人创作给予了这个IP经久不衰的活力。
网页游戏《舰队collection》同样因为开放的同人文化而繁荣。舰娘的热潮从日本烧到了国内,2015年,我国正规的综合性军事科技期刊《现代兵器》2月刊,一改往日严肃正派的封面风格,启用了一幅神似“舰娘”风格的卡通插画。网络上开始戏传“国之将亡,遍地舰娘”。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2cf6b732b8b55b2d.png)
优秀同人作者吸纳进团队
对同人作者态度最友好的企业,西山居算得上一个,他们将制作搞笑游戏视频的作者柳妹招进公司,专职制作游戏宣传视频,从此以后每逢游戏出新功能或是新时装,官方都会推出一些有趣的故事视频做推广。玩家看了这些故事以后会主动将其转发给身边的亲友,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可以省下很多宣发费用,并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5e49612a26137947.jpg)
随着国内二次元产业的逐渐发展,同人文化作为产业的衍生品也在不断成长。许多二次元游戏都常常会邀请高人气的同人画家为自己的游戏创作原画,同人画家对自己喜爱的游戏也会更为“上心”。然而看似双赢的局面并不总是那么顺利。
据悉在今年年初,国内某同人画手出于喜爱低价接了某二次元手游的原画工作,然而对自己画的游戏角色配备的声优不满意,要求官方更换声优,官方则说出“你只不过是一个外包画师”这样的话语,惹怒同人画手,引发了微博撕逼。
![](https://img.haomeiwen.com/i5965901/ed1af3412ddd0d79.jpg)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IP家全产业链平台”(微信号:ip-jia)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当工作掺杂了个人感情,原本简单的劳务工作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这或许是现在的企业在与同人作者合作时需要努力消除的隐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