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天休息,决定带刚满七个月的二小子回老家。三小时的高铁加上一小时的汽车,十一点钟就到家了。
老家的夏天热火朝天,正式夏收的忙时。老爸老妈因为我们要回来,所以在家等候。老妈又瘦了,从上海回来之后,她一直都没下过,地里家里要干的活太多了。
安定好,我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去后面的爷爷家。奶奶依旧习惯性的在大门的过道下乘凉,这里也是他们的餐厅和厨房。自从四婶从这院子里搬出去之后,就剩爷爷奶奶两人住这里了,虽说有七八间房子,但是也装不下婆媳两代人。
这是奶奶第一次看见小重孙子,很是高兴,抱了他一会。小儿子也比较给力,并没有哭闹。爷爷在堂屋,可能在睡觉,奶奶叫了两声,并没有回音。聊了没几句我们就回家吃饭了。
下午依旧炎热,气温高达30度。太阳直射下的水泥地面像镜子一样明亮,只能眯着眼。此时外面基本上是没有人走动的,都在家中避暑。即使有再多的农活,也得挺下来,找个阴凉聊会天,或者在家中的风扇底下睡个午觉。
家中无事,再次带着儿子来到街上。奶奶门口已经都是阴凉,些许凉风不时从上面的胡同出来,十分适合乘凉聊天。小时候暑假的午后基本上都在这里聊天打牌,打发时光,三点多人群才会逐渐散去,下地干活。
如今这块乘凉的场地还在,泥路也换成了水泥,路边拍着板凳,但人却越来越少了。就剩下爷爷奶奶还有前院的三奶奶。三个老年人坐在一起,已经是好多年前就开始的了。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中年人要下地干活,只剩下老年人坐在这里,看人来人往。
爷爷坐在最北面,靠近路口的位置,拐杖放在一边。脸上明显的黑瘦许多,老年斑也越来越多。八十多岁了,虽无大病,但是身体却日益衰弱。看着我怀中的小重孙子,还在感叹能否活到最小的孙子(四叔的儿子,在上大学)结婚的那一天。人到暮年,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逝去,或许自然就会有这样一种想法。
老去或许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吧,在世八十载,年轻时干着各种苦力活,养活一大家子,没有父母兄弟可以依靠。五十多岁终于看到儿女们成家立业,孙辈们越来越多。等老了却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老伴还能陪在身边。
第二天在饭店摆宴席,庆祝二小子的出生,因为一直在上海没有回老家,所以拖到现在才办。本家的近亲大多会前来喝酒。老爸在饭店里摆了五桌,爷爷奶奶自然也被请去坐首席。没坐在一桌,也没聊啥天,即使聊也基本上聊不上几句,代沟还是很明显,何况酒桌上人多嘴杂。吃过饭后,回到村里,依旧是那个门口的阴凉处,爷爷奶奶坐在那里。看你过来就说两句话,聊会天。奶奶还是老样子,小事情仍旧会唠叨还几遍,一旁的爷爷,在三遍之后也就斥责奶奶不要再讲了,只是没有以前那种洪亮的声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