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到底有多长,对于学生来说是过了一周还有半周,对于上班族说是两个工作周,对于孩子来说毫无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十天转瞬即逝,好快啊,十天的清单营结束了!还记得入营宣誓吗?我们做到了!
脑中回想我的书单,还好,都记得。讲了什么?还好,能记得。学到了什么?还好,有印象。能运用吗?能。
现在可以说,清单营,我来过,我有收获,可是又有些遗憾。
和大多数老铁一样,我的十天也被紧凑感贯穿着。每天争分夺秒的读书、输出、录音、打卡,像冯巩小品里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每天一睁眼就欠着200块的车份钱。但是每天又好有动力,好有激情,不累、不困、不知疲倦,像一台永动机一样。
班里有个“常胜将军”——木兰老铁,文章可读性高,语言精练,概括准确,实用性强,多次被班级推为优秀,同时也被方方姐评为最佳。而我,每天只是勉强完成任务,又怎么敢有别的奢望。但是我又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方方姐的评论犀利又准确,写的真好啊,我的文章什么时候能被方方姐看见呢?”我在想。于是,在一次群聊中我鼓足勇气说“我要努力让方方姐点我一次”,谦逊、温和的方姐鼓励的说“翘首以待哈,马宝宝”。有时候在内心跟自己说和在公共场合跟大家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说了大话,我要为它努力了。
在点评工作中,我有幸看到各班的最佳,对文章的优缺有了新认识。在经过不断的肯定、否定、反思自己后,我意识到了自己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阅读速度慢,输出内容空。而在这时我恰巧吸收到一个知识点“以教为学”。我想,如果我把读者当成学生,把我总结的知识点像老师一样讲给他们听,这样应该会有受众吧。这时已经是清单营的第九天了,我的书是《拆掉思维里的墙》,已经有好多老铁写过这本书了,我要另辟蹊径。我把木兰老铁的文章打印出来(她的那篇《文心》),学习她的结构、思路、逻辑尤其语言表达,但是我告诉自己不模仿,不借鉴,只汲取她的思维精华,同时我点评文章的优势也得到应用,我更知道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打动读者。我从学生的角度学,再以老师的角度构思怎么教,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什么是有用的,是人们愿意学的,是学来就能用的。
上班途中、下班路上、哄孩子间隙,我在脑中构建着框架,安静的时候,我在草稿纸上写了划掉,再写再划,在Word里起草、修改,在鲸打卡里数字数、精练语句……,一篇自我满意度70%的清单出来了,把他发送出去,等待结果。当我去查找计票结果的时候,我有一点紧张,看到结果后我多一点兴奋,不是因为我的票数高,是因为我的思路被大家认可了,初步证明它是有效的,这是对我揪了一整天头发的最大回报,脑瓜仁也不疼了^_^。这一次我被评为了优秀,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的目标是最佳,是我自己心中的最佳。
接下来就是我的最后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么适用于主题的书放在最后,我在最初填书单的时候是不是有点草率”我想,转念一想,“如果把这么实用的一本书放在前面读,可能会浪费掉”,因为我才刚刚体会到输出的乐趣。
结合前一天的经验和书中的内容,我觉得我的清单笔记比前一天顺利了很多,因为书中首先教的就是怎样快速阅读,我总结了详细而实用的步骤(自认为),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习速读的读者来写,以写教师教案的样子来写,最终在不太痛苦中,完成了这一篇,自我满意度80%,后来也被班级选中。
读书营里卧虎藏龙,我不敢教大家什么,这是我的收获,我想与大家分享。我是一只笨鸟,一只学的慢的笨鸟,庆幸的是有所领悟,遗憾的是时间短暂。但生活还在继续,老铁们还在,虽然清单营的形式已经完结,我们还可以按照他的精神继续学下去。
在清单营,我做班长、做点评员、做代理排长、做海报设计、做晚报组编外成员,每一项活动我都尽可能的积极参与,我非常自知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想给自己一个试一试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给自己一个发现自己更多可能性的机会(我发现自己喜欢点评、喜欢纠错),这也是我最后想对我亲爱的老铁们说的:相信自己!把握住机会!真的要把握住每一个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
谢谢营里所有的老铁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