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上巨贪和珅的崛起之路,父母双亡却才华出众,凭借肃贪展现能力

史上巨贪和珅的崛起之路,父母双亡却才华出众,凭借肃贪展现能力

作者: 香茗史馆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16:00 被阅读0次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和珅始终都是那副贪赃枉法,又善于溜须拍马的贪官形象,却很少有人能够知道和珅的起家史。作为史上巨贪,和珅少年时期因为父母双亡,家境极为潦倒,他之所以能够受到乾隆的重用,固然有其自身才能的原因,但同样与乾隆年间的用人原则息息相关,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和珅之所以能够坐稳位置,竟然是因为其屡次肃贪所展现出的能力。

    乾隆为遏制满人汉化,用人实行满人至上原则

    满清入关以后,面对数量庞大的汉人,为了防止满人迅速汉化,满清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满人在语言、风俗、婚姻等方面的独特性,但为了稳固统治,他们却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到雍正帝时期,都在不断强调满汉一家。

    清朝初期,为了迅速稳定统治,确保江山稳固,从顺治帝开始,便不得不对汉人采取笼络措施。在用人方面,顺治帝强调“不分满汉”,例如在顺治十年(1653年)正月便曾谕内三院,“以后凡是进奏章,要满汉侍郎一起参酌公同来奏”,又如在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月下令印信掌管不必分别是满是汉。

    康熙帝不仅延续了这种思想,而且更加注重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重用汉臣的同时,一再强调重儒学、兴礼教,甚至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并曾扩充江南地区科考录取名额,从而增加汉人当官的机会。

    雍正帝在位期间,同样在用人方面采取了“不分满汉”的原则,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李卫、张廷玉便皆为汉人,而田文静则是汉军旗人。

    不过,清朝统治者虽然重用汉人,但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汉人不能威胁到满人的统治。到了乾隆时期,他发现虽然一直以来统治者都在强调满人不能忘本,但面对数量庞大且拥有文化优势的汉人,满人还是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汉化。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在清朝初期的科举制度中,曾专门设有一个翻译科,只要满人能够懂得满汉语言之间的翻译,那便可以录取。然而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竟然已经没有办法招到足够多会满语的人了,以至于不得不取消了该科。

    于是,为了扭转满人全面汉化的局面,乾隆在用人方面开始采取“满人至上”的原则,即在官员选拔方面,全面加大对满人的政策倾斜,从而进一步确立满人的优势地位。如此情形下,只要你出身满洲,拥有一定才学,那么很容易便能获得高位。

    出身满洲且才学出众,和珅很快便迎来了机会

    虽然乾隆在用人上大肆对满人倾斜,但以当时满人的才学来说,想要通过科举来跟汉人竞争,显然不太可能。因此,除了那些可以直接获得官职的满清贵族外,当时满人进入朝廷的一个很重要途径,便是通过充当皇帝侍卫或翻译,进而获得机会被提拔,而和珅正是通过此途径得以入朝为官。

    和珅出身满洲正红旗,本名钮祜禄·善保,其父常保虽然是福建副都统,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他,幸有老家丁和父亲偏房的保护,才与弟弟和琳免于赶出家门。或许是由于家中变故,和珅自幼便极为勤奋,不仅考上了咸安宫就读,而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深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喜爱。不甘平庸的和珅,甚至还费尽心机的搜集乾隆的诗作文章,刻苦模仿乾隆的字体。

    虽然和珅才学出众,但却屡试不第,深知科举弊端的老师便劝其另谋出路,并将其推荐给了正黄旗护军统领冯英廉,冯英廉见和珅样貌出众且颇有才华,而自己则没有孙子,便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将孙女嫁给了十八岁的和珅。

    正是凭借冯英廉的关系,和珅不仅以文生员的身份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而且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予了三等侍卫,并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到了这一步,和珅终于得到了接触乾隆的机会。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将要外出的乾隆帝因为轿夫们突然找不到黄盖,而随口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对于这句话,周围的侍卫全都傻了眼,根本没人能听懂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和珅应声回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正是这句话,引起了乾隆的兴趣,当即将和珅叫到了面前,见其容貌周正且颇有才学,当即便起了爱才之心,为了进一步观察和珅,看其是否真的是个可造之材,乾隆当即便将其调到了自己身边充作侍卫。

    和珅因才能获得光速提拔,身为巨贪却因肃贪坐稳位置

    由于善于为人处世,再加上凭借早年积累的知识,对乾隆帝的百般讨好,和珅很快便讨得了乾隆的欢心,而乾隆见和珅的确颇有才能,因而开始对其予以重用,于是和珅开始获得光速提拔。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月被擢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御前侍卫,并被任命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次年正月,和珅又被任命为了户部侍郎,三月被任命为了军机大臣,四月又被任命为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充任国使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这一年,和珅不过才26岁。

    由于和珅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频繁获得提拔,这一年也被称为了“和珅年”。不过,由于年纪轻轻便官居要职,和珅难免会受到一些官员的嫉妒,再加上该年发生的“安明案”,导致和珅被文官们轮番弹劾,但凭借乾隆的宠信,和珅非但没有受到严惩,反而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又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兼署吏部右侍郎,十月又兼步军统领。

    和珅也清楚,仅凭皇帝的宠信根本无法坐稳位置,他必须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才行。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以巨贪出名的和珅,竟然是通过肃贪来证明自己能力的。

    和珅先是以“文字狱”大肆打击文官群体,又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弹劾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并查获阿迪斯贪污所得的金银八箱,结果阿迪斯被发配伊犁充军,阿桂亦被官降两级,和珅更是皆此案大肆打击武将集团。

    不久,“黄枚案”又爆发,经查黄枚的家产高达十二万两,黄枚乃是阿桂义父,结果黄枚被就地正法,阿桂也被牵连了进去,只是因为其在外带兵,这才没有受到惩处。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云南粮储道海宁又告发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乾隆又命和珅和喀宁阿前往查办,后经查证属实,于是乾隆下诏将其夺官拿办。此案后,和珅被任命为了户部尚书、议政大臣,不久又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事,并将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一时间宠冠朝堂。

    如上所述,和珅之所以受到重用,即有乾隆时期“满人至上”的大背景,亦是因为和珅自身颇有才能,然而和珅之所以能够荣宠不衰,身为巨贪却依然受到乾隆重用,却是由于和珅所表现出的绝对忠心,他不仅对乾隆的指示不问缘由不折不扣的执行,甚至在生活上也能无微不至的关照,完全就是一副忠仆伺候主人的情形,对于乾隆这位年近古稀、精力不再的老人而言,这样的臣子又岂能不讨人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上巨贪和珅的崛起之路,父母双亡却才华出众,凭借肃贪展现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vx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