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对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剖析文章,我认为虽然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总归是谈到了这类问题的本质。
很多时候,学生的价值观来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教育的主体责任应该由学校与家庭共同分担。学生的成绩下滑,应该多从自身去分析,扪心自问有没有尽到有效监督的义务。
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没有培养起较为成熟的学习与生活的行为习惯。教师看重的学生参与学习的体验,而家长却只关心学习成绩或者在学校受不得一丁点的委屈,这种家校方式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实则是自我价值观的歪曲。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管年龄大小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那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是一厢情愿的做法。
我们经常说的“为了孩子”,是真的为他们着想吗?我看未必,总会有一些家长擅自做主、人云亦云,这不是为了孩子,只是为了攀比,满足各自的虚荣心。一到假期就是参加各种培训班,玩耍的时间还不如上学时候多。
如果真的能把孩子们的兴趣能从小学供养到大学,那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啊!短期的课外培训,白白浪费金钱的同时,也在加剧家人与孩子们的隔阂。
学生喜欢唱歌或者绘画,可能就是一时兴起,我们要多去与他们谈心,了解喜欢背后的原因及他们在平时活动中缺乏的能力,可以适当报一些培训班,补充他们在认知与情感方面缺乏的能力与素养。
我不否认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潜能,但如同自然界中大量的动植物一样,我们的孩子也有其客观的天性。这种天性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有致命的弊端。比如某些孩子其貌不扬,但品行优良;某些孩子模样清秀,但较为邋遢。
很多时候,家长过度纵容孩子的优势,而老师却揪着他们的缺点不放。家长放大了孩子的职业前景,老师恰恰阻断了他们的异想天开。家校之间的信息闭塞,是导致学生行为习惯无法持续的内在原因。
知天命,尽人事。
我们不能刻意放大学生的特长,也不能片面去否决他们的向往。培养学生不能以职业为导向,因为职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要顺从他们固有的天性,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灵魂。
让孩子们发展的更好,不是提前消费家庭经济、以暴力手段催促进步,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知识所带来的那一份自豪与惬意。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本身就是谬论,有些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而有些孩子尽管努力依旧受人冷落与歧视。这个社会很现实,但总有一份敬意留给奋斗且自信的人们。我们从事教育的目的,不过是让他们勇敢超越昨天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