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作者: tangqianyong | 来源:发表于2016-10-07 17:15 被阅读256次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8月22日)

  该书由罗振宇著作,就是著名的罗胖,罗辑思维创始人。主要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剖析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关系,以期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给予现代人一点启迪。


第一章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

      人物故事:张廷玉,29岁中进士;33岁被康熙皇帝赏识,“奉旨侍直南书房”;雍正朝时,任雍正的大秘书,分管六部当中地位最高的吏部和户部,也就是说,人和钱这两个最核心的权力都掌握在张廷玉手里,雍正死的时候,封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配享太庙”就是放在太庙里皇帝列祖列宗的旁边,永世受后世皇帝磕头朝拜。到了乾隆朝的时候,就不是呢么回事了。张廷玉已经年老了,乾隆还很年轻,面对大清王朝这么一家大机器,什么零件使用说明都没有,只能倚重前朝重臣张廷玉和鄂尔泰。到乾隆十年的时候,鄂尔泰病死,乾隆也已经羽翼丰满,就对张廷玉下了一道诏旨,说老先生身体不好,可以在家多睡一会,不需要这么早来上班了。张廷玉也想年龄大了,乾隆也嫌弃自己了,自己不如早点退休吧,于是就想找个安全路数退休了事。乾隆十三年,皇帝大摆筵席,张廷玉就向皇帝提出了退休的申请,皇帝一听有点生气,说这么大众场合,你说要退休,岂不是不想为朝廷出力了。况且你是“配享太庙”人,就跟不能轻易退休了,因此就没同意。张廷玉一听,有点以老卖老,就跟皇帝辩论起来,皇帝一看,这是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啊。心里就把这个记下来,呆着机会就要整治张廷玉,后来有发生了三件事情,彻底惹恼了皇帝。一是皇帝写诗,出诗集,张廷玉把关不严,出了很多错误;二是皇帝答应张廷玉退休后,张廷玉反而惦记自己死后皇帝会不给自己“配享太庙”的荣誉,于是就向皇帝要求一份保证书;三是皇帝的儿子死了。作为儿子的老师仅仅参拜一下就要回去,丝毫不懂得君臣之情;这几件事情累计到一起,皇帝当真就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取消了,虽然现在张廷玉什么都没有了。可是皇帝心里的恶气还没出完,趁着张廷玉亲家犯事,也顺便把张廷玉抄家,至此,张廷玉生前的所有荣誉,身后的所有念想都已经被追夺得干干净净了,就这样,他又活了五年,终日默坐,不发一语,最终带着完全落寞的心态死掉了。

   从这件故事当中,我们可以感悟,第一,在传统社会结构中,臣子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你爱我,我就给你,你不爱我,就不要惦记着我的东西了。第二点,人不能有妄念。作家冯唐给妄念下过一个定义: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张廷玉一辈子不求身外之物,不要名,不要利,最后毁在“配享太庙”上。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做得就是:1、扎稳底盘。有自己的生活和价值源头,自己要有和他人协作产生财富的方式。2、意守丹田。所有的东西都不在身外,身外之物没什么可追求的,我一切的行为、一切奋勇的追求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为了自己的人格健全。

相关文章

  • 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 2021-06-27

    成大事者不纠结。

  • 读书笔记-成大事者不纠结

    01 张廷玉~被身外之物配享太庙害死 02 曾国藩 结硬寨,打呆仗 专注于当下,不要想多了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

  •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1 不要让自己被妄念禁锢 1.1 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实现的愿望。 1.2 第一,根底扎...

  •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8月22日) 该书由罗振宇著作,就是著名的罗胖,罗辑思维创始人。主要通过对一些历史人...

  • 成大事者不纠结

    今天有一件大事:我的学生上午参加了中考体测。我没有去现场,但是从班级群里发的照片,能感觉到孩子们异常兴奋。毕竟,这...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我这里说的纠结,是与「豁达」相对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容易自伤自怜、责怪他人、心胸狭窄……...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标签: 读书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但实际看完以后觉得像历史书,不同的是这本历史书没有什么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大事者不纠结(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yg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