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的羊街乡是一块大坝子,这里土地平旷,民族众多,物产丰富。每逢周三方圆十几公里的人都会汇聚于羊街赶街,每周一期一会,每周一聚一散。
每到周三小朋友们会问:“今天是不是赶街天?”若回答是肯定的,小朋友们总是拍着手掌雀跃:“赶街去,赶街去。”
不仅是小朋友们爱赶街,我也爱赶。有时候我会列着清单去采买一堆东西,回家后慢慢打理:晾晒的,放冰箱的,趁新鲜煮吃的。但更多的时候,我可能什么也不买,就单纯的去逛逛。
羊街的喧闹里除去鼎沸的人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小喇叭的音:“开远蜜桃,十块五斤”、“正宗河口菠萝,十块六斤”、“元江甘蔗十块五斤”、“西瓜一块一斤,包熟包甜”……
沿街看着各种刚从地里采摘的各种作物,心情就莫名的变好。根蒂滴着水的姜饼瓜,沾着露水的豌豆尖,带着绿叶的红番茄,穿着碧衣顶着红纱的嫩玉米,裹满土的洋芋……春天,玉荷花和蕨菜带着大地的问候羞涩地和食客打着照面;夏天,花椒和各色水果占领了最好的摊位,奉献一街的椒香、果香;秋天,荸荠 和各种药材闪亮登场;冬天,成堆的红薯、芋头,那是土地献上的朴素礼物……在这里,地里出产什么街上就卖什么。新鲜、时令、原生态,色泽动人,味道鲜美,价格便宜。
等待顾客的椒农清代美食家袁枚曾说:“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这话用来形容羊街回族美食也很妥帖。手工荞饼,牛肉干巴的美名早已蜚声州内外,那是即使在深巷也藏不住的魅力。沸油里炸得金黄的牛肉洋芋饼;蓬松耐嚼十块钱三个的白面大饼;小火煎熟,散发清甜味道的包谷饼:各具特色,又抚凡人心。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如果你愿意,在这里你可以随便采买,按照口味烹制属于你的四季三餐。
久负盛名的回族牛肉干巴 最抚人心的小吃 回族小姐姐和她的手工荞饼我还爱看民族服饰,这里是回族、苗族、彝族聚集地,赶街天也是民族服饰的展示天。
苗族女同胞无论长幼都穿得极其绚丽——红色、桔色、黄色相间的衣服上还缀满了花边,百褶裙随着步幅轻轻摇曳,尽显温柔与媚态。彝族同胞也不甘落后,他们把最艳丽的颜色都披挂在了身上,和我老家西昌的彝族服饰很不一样。头巾上、腰带角、背包边都缀满了鲜妍的毛线绒球,小绒球调皮地忽前忽后,呼应着行走的步伐。两个民族的衣服很像,之前我不会区分,一个学生告诉我:“穿裙子的是苗族,穿裤子的是彝族。”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里描述买杨梅的女孩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花的鞋,用娇娇的声音吆喝“买杨梅——”,羊街的苗族女孩子她们把东西摆好,也不吆喝,只是拿着针线缝制花边,待有人问价格时,才羞羞地回答。
苗族服饰 苗族老奶奶的花围腰 老奶奶的花挎包(我路上遇到的这个老奶奶特别有意思,我夸她的衣服漂亮,她回:“漂亮的都还没有穿来。”我问她:“都是自己缝制的。”她回答:“是的,我姑娘绣得都没有我的好看。”)
绚丽像舞台装的衣服 把艳丽穿在身上的彝族姊妹 缀满毛线绒球的腰带回族同胞的衣服相对普通,但他们的头巾却很特别。黑色的、白色的、米色的,长长的包着头垂在胸前。有些头巾上饰以珍珠等饰品,爱美的阿姨们会在后脑勺上别一个别致的卡子。这种细节仿佛翻书时书页里突然飞出一只蝴蝶,给人惊喜。
一路走着,看着,卖农具的、卖菜苗的、卖瓦罐坛子的、卖蒸饭甑子的,卖竹编生活用品的……还有一位巧手的老人,她专卖草编制的锅盖。那锅盖因为太精巧,还引来两个直播的小伙围着老人问这问那。冬天还会遇到小时候走街闯巷爆爆米花的老人,那黑漆漆的铁疙瘩在火上翻滚,时间到了,随着一声巨响,滚烫,脆香的爆米花就在口袋里了。拈一颗在嘴里,还有小时候的味道。
卖蒸饭甄子的老板正在打磨甄子子 卖草编锅盖老人的作品 老人和他的手工糕点在市场拐角处邂逅了上次在医院碰到的老人。那天我带孩子看病,候诊时间太长,出门太急,我没忙得给孩子备食物,小孩饿得肚子咕咕叫。老人把自己为孙女准备的糕点分了很多给小女,还告诉我:“我在市场卖菜。”再次碰面,老人又执意要送我几棵白菜,还把外叶剥得很彻底,然后用很大的声音告诉我:“自家栽的,没关系”。趁老人不注意时,我扫了他的二维码付了菜钱,他又追来说:“送你几个辣椒,炒菜用。”
同行的张老师说:“这里有一条苗族草药街,里边有很多特色苗药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条不长的窄巷,十几个苗族人蹲坐两旁,卖着各种草药,淡淡的中药味弥漫在空气里,让这窄巷多了些许神秘。
街市不算大,半个小时就能逛完,但我走过仿佛不只是一条街,更是百味人生里的一段江湖,在这里可以用舌尖体验四季,用眼睛观赏色彩,用乡音和味觉感受一方市井。
赶羊街,赶的是街,又不全是街,还有生活的活色生香。
赶羊街买的是四季物品,也是风土人情、凡尘俗世。
赶羊街见的是摩肩接踵,也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凡尘俗世里的平凡面孔,因为平凡而倍加生动自然。
我曾在微信里问:“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生活的丧?”一友答曰:“赶羊街,买买买。”此答案甚得我心。又到周三,一起赶羊街,约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