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紫灵阁】《慈悲与玫瑰—巨龙与沙砾》读后感

【紫灵阁】《慈悲与玫瑰—巨龙与沙砾》读后感

作者: 清水一泓slj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21:18 被阅读0次

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的事情在社会上并不少见,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网络上的躲在屏幕后施加暴力的乌合之众更是芸芸。为什么人们会群体作恶?这背后又是一种什么心理?

首先,当一个人开始成群结队的时候,个体的力量被强化,变成了1乘以 N ,这就是N的乘数效应。在那里, N 的数值越大,群体人数越多时,个体被赋予的力量也就越大。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如果只是一个人,他即使有作恶的念头也会存在心里,但是一旦加入到群体,他就有可能胡作非为,由此产生焚烧宫殿、抢劫商场的具体行为。就像网络上,只要有人发言了,就会有一大群涌出来跟着指指点点,更有甚者不明就里破口大骂,等到酿成惨剧的时候,又大隐隐于众了。

该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心理创伤,  受害者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由1变成 N 的恶龙。这种伤害也不是道个歉、赔个礼就能解决的,很多人会为此影响到正常生活,甚至失去生命。刘学州、罗小猫猫子、乔任梁……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这个有众人组成的群体吞噬。更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欺凌事件在发生着。

同时作恶者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们四肢越来越发达,大脑越来越萎缩。也就是说,个体在进入群体之后,虽然个体的暴力倾向与行动能力得到了增强,但其基本的理性与良知却有可能削弱甚至完全丧失。长此以往,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就如同丢了魂的幽灵,游走在乌烟瘴气的作恶群体中,也就更不知道正确与错误之分了。

集体作恶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它同时具有 N 的除数效应,即在面对道德和法律的责难时,参与作恶者会隐藏在 N 当中,也就是说其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均被除以 N ,变成了1/N。道德层面,个体良心上的责难让位于“大家都这样做”。法律层面,因为人也有法不责众的心理。在这里, N 越大,作为1/N的个体的责任也被认为最小,小到如同一颗沙砾。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作恶者可以肆无忌惮的作恶。

上述 N 的乘数效应与除数效应解释了许多群体之恶因何发生、它的确满足了作恶者的趋利避害的心理。他们幻想自己作恶时力大无穷,被追究责任时又可以逃之夭夭。当然,这只是一种幻觉。这世界上最朴素的真理是,没有谁能好事占尽,只赚不赔。毕竟这世界上还有法律。当法律不彰,还有世道人心。同时,也希望法律可以严惩那些群体作恶者,建设一个友善和谐,不盲目跟风的社会。

相关文章

  • 《慈悲与玫瑰》

    在某个慵懒的下午,阳光 从大大的落地窗透过枝叶繁茂的大树 照进屋内,我随意的盘腿坐着,不用在意坐姿是否难看,或者肚...

  • 慈悲与玫瑰

    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谁,都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不如意的事,比如他人的诽谤、嘲笑、嫉妒、暗算、欺骗与背叛等。每当此时,...

  • 慈悲与玫瑰

    一袭红衣 一双草履 一盏青灯 一世慈悲 一团红衣 一缕青枝 一片新叶 一生不依 庙墙内 添香的僧侣 佛前的玫瑰 除...

  • 慈悲与玫瑰与我

    大概用了两周半的时间,读完了熊培云先生的《慈悲与玫瑰》,想说的还挺多。 第一个想说的就是,发现自己读书效率最高的时...

  • 《慈悲与玫瑰》感想

    《慈悲与玫瑰》是熊培云呕心沥血之作,书中有很多启发关于人生的思考。 那么,我就选用一些原文的句子来一起品味一下。 ...

  • 玫瑰与紫衫

    《玫瑰与紫衫》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心之罪”系列。这个系列的小说表达的内容其实都很多,需要自己体会。 “我了...

  • 11.27 慈悲与玫瑰🌹摘抄

    每个人都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环。每个人所能够决定的,也只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至于最终结果是好是坏,很多时候还是要...

  • 每天阅读:《慈悲与玫瑰》

    “心怀慈悲,向往玫瑰,仰望星空” 独特的书名,有了看它的好奇心。七零后作者熊培云的随笔集,都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客...

  • 耀阳 第10章火灵血叶草

    阳府,灵修阁。 训练场中央处,一玄衣少年与紫袍少年相对而立,对战一触即发。周围早已挤满了人,毕竟这种天才与废柴的对...

  • 《沙砾与船》

    《沙砾与船》 昨夜星辰,未知人不断去变数, 人世间有太多的忽明忽暗。 你只是站在对面,疯长着部分悬念, 去年残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紫灵阁】《慈悲与玫瑰—巨龙与沙砾》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a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