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即kindle unlimted,一种包月读书服务。成为KU包月服务会员后,用户可以在Kindle电子书店中查找带有Kindle Unlimited 标志的电子书并点击“免费借阅”进行借阅,多次借阅信息会储存在云端,即使过期了也会在再次被借阅的时候出现。
去当然,即使没有开通包月服务,这份书单也是各位kindle用户很值得收藏的。
我属于最早体会KU中国的那批人,看着KU从最初的3万本到7万本,陆陆续续的记录了许多KU值得下载的书。当你开通KU服务的时候,这份书单会减少你很多的找书时间。用一个月的KU服务时间,读完别人一年KU服务的书。
kindle包月服务畅销书基本全都有,当有些畅销书剥去营销和书店的这层外壳,写的其实很一般,只是在首页充门面。作为一个kindle的重度使用者,来讲讲KU服务中下了就不亏的书。
1、余华
余华作品系列中包括3部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4部中篇小说集《鲜血梅花》《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战栗》以及3部随笔集《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余华的笔总是以暴力,以血腥的描写展现生活里的爱恨情仇,生活里有太多的无奈,我们的反抗最终也不过是循规蹈矩,不违背伦理道德,或者是苟延残喘亦或者是无病呻吟或者是欲哭无泪,欲言又止。不管是穿越还是平铺情节,都可印证余华一句“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接近真实。
2、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红拂夜奔》等
KU服务最让我开心的就是王小波的书基本全部都在服务范围内。王小波大家都熟悉,他总是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
高晓松说,王小波营造的是一个世界,你明明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但是你又并没有把它当成寓言或者童话去看待。他一定能保持在离地不高不低的地方,既不接地气,不会成为现实主义,但是也不至于神经兮兮,他始终保持着漂亮的速度和轨迹。
3、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 《朝花夕拾》《且介亭杂文》《二心集》《三闲集》等
别被中学的语文课所影响,鲁迅先生的书,初读可能有些难懂,但是里面的文学成分极高,很值得学习。除了令人称道的横眉冷对,还有很多写作手法、叙事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分析。每每读进去,放下书后,都会感叹怎么会有人短篇小说能写的这么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文笔才会如此犀利似刀。
4、汪曾祺
《人间草木》《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散文精选集)等
汪曾祺的文章有强烈的画面感,含而不露的意蕴,淳朴的物事。人情里细腻的东西,就被他这么三言两语地抠出来了。汪曾祺的散文是我最喜欢的散文,很多人的散文写的太过沉重,总是在借物喻情,总是在讲社会的黑暗,讲人性的阴暗,命运的不公,看的心太累。这些散文看多了,就总想翻翻看汪老笔下的的花花草草,蚱蜢蟋蟀的,乐趣无穷。
5、吕思勉
《大中国史》《中国通史》《吕思勉讲中国历史》
吕思勉和别的同辈史家不同,吕思勉早年受康有为“大同希望及张三世之说”影响至深。乎昔就十分关注民间社会的生计,大至水利、赋役、吏治,小至百姓饮食起居,历史考察深入至社会日常生活,尤精心发掘史籍中社会各项制度的变迁情节。
导致他的书和别的史家也不同。别看这是历史书就觉得枯燥,这是很有意思的几部历史书,和编年体纪传体的史书都不一样,并不是从秦始皇开始往后捋的史书。他写东西更重视正史(而不是大搞各类野史挖掘和考证),大量丰富史料对比,而少下断语式评(比之于梁启超)或概括式纵贯论(比之于黄仁宇),也缺少口述史和痛快解气的吐槽(比之于唐德刚)。
6、《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如果想了解中国哲学的话,直接去看《老子》《庄子》是极不推荐的,往大一点说古人的哲学著作都不推荐。除非是自己感兴趣且有专业指点,否则都是耽误时间还看的头晕脑胀。
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而且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推荐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一起看,看完这两本书中国的古代哲学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了。
7、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爱情婚姻人性的百科全书,每一种感情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有人说是在看俄国的红楼梦,有人说是在看桥下的深渊。
8、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
人物描写不是不深,但是有种随心所欲感,以至于不敢轻易喜欢和讨厌一个人物,作者随时都能在原有面貌上添上一笔就变得可敬或可鄙起来了。人物情感简直像潮水,有时汹涌得淹死人,一下子又退得追赶不上,整本书都有一种不可捉摸又顺理成章的感觉。书里有极可怕的场景,但也有无可匹敌的美丽画面。没有一本小说能如此奇妙地描绘人类的崇高与丑恶,也没有一本小说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悯之情,如此巨大的力量,叙述人类灵魂可能承受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