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每个让你抓狂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在和你说一句话

孩子每个让你抓狂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在和你说一句话

作者: 彭小七2018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3:00 被阅读0次

在正面管教里面,有个错误行为目的表,就是通过孩子行为引起的父母情绪上的感受,从而推断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目的是什么,其中包括“寻求关注”、“寻求过度关注”、“寻求帮助”以及“寻求权利”。

 在过去的三年间,错误行为目的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找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随着孩子的长大,这几年的育儿经验告诉我,孩子的种种错误行为背后都是在向我们说一句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你们爱我吗?”或者说“你们到底爱不爱我?”、“你们是不是真的爱我”。

 我们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细扣发现,孩子的行为一直都在说这句话:

 上学的早晨,不肯起床,起床了穿衣服挑三拣四,刷牙洗脸磨磨唧唧,临出门了,还要整点幺蛾子出来…….

 每每这个时候,老父亲和老母亲真的老血都要气喷,但是这个时候,催有用吗?骂有用吗?呵呵…试过,然并卵,明天戏码依然继续。

于是,经过两年的实战经验,老母亲得出以下偏方:

偏方一:在有限的范围内给孩子权利

 确定好起床的时间,由孩子自己调好闹钟,讲真,闹钟的响声真的比老母亲的催促声犀利多了。

至于衣服,前一天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让他自己挑选好明天的衣服.

 当孩子感受到事情是由自己的掌控的,他也能感受父母对他的信任以及爱意。

 偏方二:大声说出爱

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你对孩子的爱,但不是简单的“爸爸妈妈爱你”,而是应该这样说,“我们不能因为爱你,而……”、“爸爸妈妈爱你,但是……”。

孩子很容易因为我们大人的指责、教育而误读为我们不爱他,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大声告诉他我们对他的爱.

偏方三:用“我建议…”代替“你必须…”

来对比一下这两句话:“你必须马上起床,否则你就迟到了” or “我建议你速度快一点,否则你就迟到了”,我试过,一般第一句说完,孩子稳如泰山——一动不动,,但是当我用“我建议…”的时候,80%的情况,孩子是会听我的建议。

 两句话的区别在于,第一句是命令,第二句是商量。

很多父母都说,我们当然爱我们的孩子,这还用说嘛?但是,我们心中的爱,孩子能不能感受到这是两码事,只要我们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去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意,孩子才能感受到,不是嘛?而孩子在收到我们爱意之后,很多错误行为的会慢慢减少,直至消除。

对了,最后,我想提醒各位爹妈一下,孩子很“”健忘“”,所以他们会一直通过各种行为来向我们发出这样的提问“你们爱我吗?”“你们是真的爱我吗?”,我们需要不厌其烦的通过语言和行为去回答他们“是的,爸爸妈妈爱你!”

(我是彭小七,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大家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每个让你抓狂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在和你说一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d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