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你肯定听过: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奈何,至今读的书也没达到养成气质的地步。但还是想继续在文字里流浪。
最早开始看书,是小学四年级,转校,第一次考试,作文只得了五分的劳动分。
很幸运,遇到了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味语文老师,她耐心地指出我的问题,推荐我看作文书,学习别人的表达和叙述方法,甚至中午抽出时间修改我另外练习的作业。
是她让我走上了读书的道路,从一个差生变成一个成绩还不错的学生。
第二个转折,是七年级的语文老师,她让我从看作文书变成了看世界名著。
她总会从图书馆借出很多的名著,其他人不愿看,但我喜欢,她便推迟还书,让我每看完一本就去找她换,给我推荐了很多好书。
那是我最爱读书的一段时间,走路都在看,基本上一天就能看完一本。《悲惨世界》、《罪与罚》等等都是那时候看的,结果语文成绩是挺好的,数学简直惨不忍睹。
我妈觉得看课外书花的时间太多,以至于成绩变差,限制我看书的时间。
高中,遇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三毛。她让我知道,一个人的一生,还可以这样过。
同时同桌带我打开了言情小说的新世界,看了各种类型的言情小说。穿越、战国童话、校园、都市、甚至耽美,我都看。
大学看的书更杂,有散文、励志、游记、名著、畅销书、人文、心理……想到什么类型就看什么类型的。
每次回家,我带的最多的就是书。我妈有时会问:“看这些书有什么用?”
我也想过,看这些书有什么?
我没有因为这些书,变得更加有气质,也没有通晓古今,更没有和别人侃侃而谈。
但在这些书里,我得到了乐趣,所有的情绪都是我自己的,这是我自己的旅途。
读张爱玲,深深地佩服她的文采,文字里颜色的运用总是一次次地给我惊喜。
比如:“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虾子红这个颜色应该是她的独创了,还有竹叶青等等。
写一个人的笑容渐渐僵硬,她说“笑容冻在了嘴角”,这个冻字很传神了。
在书里,常有感动,和作者观念不谋而合时,会欣喜,如遇知己。
一直读不进去冯唐的小说,后来看舒明月的书,发现她也看不进去,而且原因和我一样,瞬间觉得亲切。
在书里,能透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一个人的经历太单薄,一个人独处也太孤独,读书会发现曾让你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问题,在这个世界,还有人同样经历过。
你的爱而不得,你的怀才不遇,你的委屈心酸,你的无能为力,这些情绪,都有人经历过,你不是一个孤岛。
所以,我想继续在文字里流浪,希望,有一天,能遇事不妄议,和这个世界温柔相处。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懂得体恤每个人背后的艰辛,不再苛责。
能够像杨澜说的那样,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
也许你会觉得读过的书不久就会忘记,但请相信,那些书籍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在气质里,在谈吐中,在胸襟上,当然也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