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张校长一节课,笔记如下: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唯一突破口是什么?
依赖名师?没用
调整自己?没用
疯狂鸡娃?没用
不踩坑等于走捷径
大坑一:手机(因为手机问题焦虑,思考 到底是玩儿手机让孩子学习不好的?还是因为学习不好才玩儿手机的呢?)孩子爱玩儿手机真的是孩子的错吗?成人都控制不住自己何况是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6bb910dadd583b3f.jpg)
把手机游戏和游戏对立起来,是学习不让我玩儿手机的,孩子是更喜欢学习了还是更讨厌学习了???在学习上找不到价值感,成就感,归属感才会玩儿手机,在学习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在其他地方找回来。
【越成绩不好越玩手机,越玩儿手机成绩越不好,陷入恶性循环】
大坑(二)态度
家长错误归因到孩子态度问题上,孩子作业拖拉磨蹭是故意拖拉磨蹭吗?孩子也知道写不完会挨批评,1、有对立情绪,一直催,老师不喜欢,所以不想写 8%;2、学习效果太差,孩子嘴里说的是写作业特别难,不知道从哪下手,作业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压迫感 69%;3、太多,想应付 11%;4、不能专心写想写,忍不住想做别的事,注意力不集中 5%;5、其他原因 7%。最主要的原因: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安排多科作业,从哪写,写作业感觉很困难(课堂一个知识点跟不上就会导致回家写作业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ddb372f687d4174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acdd5f627df62a56.jpg)
最终结果:根本没有时间预习复习,不预习就会导致上课跟不上,上课跟不上作业肯定有不会做的,作业越困难越排斥。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懈怠,学习动力自然会越来越不足,还是一样的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大坑(三):都为了孩子
都为了孩子好,很多时候家长被这句话裹挟,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孩子有帮助的,结果孩子还不领情。但其实很多时候家长费心费力的帮助孩子,在孩子看来是强迫,孩子不会因为强迫爱上学习。大部分孩子觉得是在给爸妈学习,孩子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凡是强迫我们接受的东西。无论它本身好坏如何,都会被我们的潜意识当做有害的东西加以强烈抵制】→人性
例如:补习班,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强迫,强迫的东西就不爱去没动力,再次陷入恶性循环。
结合这句话想一想也是,如果你领导总是指责你做不好工作,你做的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批评,和你发脾气,这个工作咱们还愿意投入100%的热情去做嘛?大概率咱们大人都想辞职了对不对 ?但是孩子没法“辞职”啊 ,如果学习的感受持续是负面的 ,他当然不愿意主动学习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8fbfa895f9547e9a.jpg)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家长都如此焦虑的?“归因”错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1f1cf52b7ac3a371.jpg)
造成动力损失的真实原因是一个来自外界的评价,一个 来自学业本身的负担。这两方面内外夹击,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纠缠在孩子学习的各个阶段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a5501a41dd00b31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ef2fb3a89efacc40.png)
如何让孩子进入尖子生学习循环模式?
关键点: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帮孩子找到进入良性循环的突破口(拉孩子一把)帮孩子从恶性循环进入到良性循环。
如何找到突破口?
心法:成功是成功之母
俞敏洪:保持学生学习动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确保他们不断的达到成功。
寻找突破口关键点(一)成功是可以迁移的;如果孩子只是部分科目不好,也就是偏科。那他在哪个科目感兴趣或者是学的好一点呢?一个点的成功就是取得其他成功的基础。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是可以迁移的,成功引发成功,优秀激活优秀。
寻找突破口关键点(二)看到孩子身上任何微小的进步。不但要关注孩子每日生活中取得的具体进步,还要记录细节。你看到孩子的成功点所带的细节越丰富具体,带给孩子的愉快情绪体验越深刻,留在他们海马体记忆中的印记也越持久,对他们学习动力和自信的建立就越有帮助。如 不说“最近女儿作息有规律了”而是说 “女儿最近每天晚上都是10点就睡觉”;不说“最近她学习更专注了”, 而是“那天我注意到她用了1小时去专心分析一张试卷,并且中间没有看手机”;不说“最近英语成绩进步了”, 而是“我注意到她以前读英语课文都是默读的,今天出声音了,我觉得她的发音很好啊” 。
寻找突破口关键点(三)给孩子创造成功/进步的机会。张校长提出“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三步成功模式。比如孩子课文背错了,单词写错了,题目做错了,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妈妈相信你下次能成功。”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在“下次”之前,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帮助他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内因决定外因,攘外必先安内】
最大的突破口是孩子感受到来自学习本身的愉悦感、胜任感和成功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5388/9af8261261ac005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