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dì”,《说文》释为:“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在许慎看来,天地的形成,乃是混沌状态的离析,轻清者成为了天,重浊者则沉淀为地。这种认识与宇宙星云的实际形成过程已十分接近。在许慎看来,地还是万物陈列的地方。不言而喻,土生万物,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在土地之上了。
“地”,从土从也。“也”在古文字中乃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形,原为古代生殖崇拜观念的表现。这里两形会意,表示“地”是能够繁衍滋生万物的“土”。许慎将“也”解读为“女阴”,十分正确,但不知他为何将“地”释为形声字。
“地”与“天”相对,表示大地、地面。大地一望无际,就像古代青铜器“匜”中的流水一样长而不断。“地”还与“水”相对,表示陆地。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的“地”用的都是其本义。
“地”,还引申为田土、疆土,如“地租、盐碱地、拓地开边”等;引申为位置,如“地位、地盘”等;“地”,用在状语后或补语前时,可做助词,如“科学地论证”这句话中的“地”,即为助词。
“土”在上古时期既表示泥土,也表示土地。秦汉以后,“土”的意义一分为二:“土”,专指泥土,“地”则指田地和大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