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叔本华著作有感

观叔本华著作有感

作者: 杨一昂i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23:53 被阅读0次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早已闻名遐迩,虽然中国名作审美尚有崇悲贬喜之嫌。但只是悲观,真的能在80世纪的"文艺复兴"中有口皆碑么?

  在思考几天后,突然想通了叔观点一二,特此记录。

  叔本华说,痛苦是人的本质,无论阶级无论贫富。各自有各自的痛苦。而到达幸福的唯一一个途径就是消除痛苦。这是其一。其二,幸福是虚幻的,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幸福而承受痛苦(原文指出先苦后甜,先甜后苦都是不可取的)。乍一看很难想象,人的本质就是会痛苦,假若连你所谓的虚幻的幸福都不追求,那不就只剩痛苦了么?

  但是转念一想,一个人做一件事,不应该去追求由时间开出的幸福支票(大多是空头的,例如学习,健身等等),而是应该规避计划落空时产生的痛苦。例如今天要起早,但是没起起来,自己叨叨了一天,很悔恨,这就是要注意的。而不是说,计划天天起早,yy半年后身材贼好,英语四级秒过。这一类"幸福"(或者说快感)确实是虚假的。所以,我们每个人不应该追求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半年后的幸福(原文有一个观点是说不要预支时间去享受幸福,现在这个很重要,例如,提前消费,通宵,纵酒等),而是要做到每一天都不会因为追求放纵的"幸福"而产生计划落空的痛苦。这样一来,痛苦每天被规避,真实的幸福自然也会姗姗而来了。

相关文章

  • 观叔本华著作有感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早已闻名遐迩,虽然中国名作审美尚有崇悲贬喜之嫌。但只是悲观,真的能在80世纪的"文艺复兴"中有口...

  • 读叔本华著作有感

    叔本华不愧为一代哲学大师,语言极具批判性,这同时让人觉得不应该太相信外界的东西,而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体会 注重自...

  • 随笔 - 人生的智慧

    因为读《人生的智慧》了解了叔本华:1850年,时年62岁的叔本华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著作《附录与补遗》,这本著作给叔...

  • 我们的幸福观

    Hi,大家好,我是楷哥,今天给大家分享叔本华的著作《人生智慧》中所谈论到的幸福观。 书中把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归...

  • 对一些书的观后感

    居家清闲,不能时时玩手机,心会尤为焦虑,要看书,才能平静。 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译者虽说这本在叔本华平时著作之...

  • 叔本华庸人观

    庸人没有智力的乐趣——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没有真正的需求就没有真正的乐趣。庸人的人生,不会被获取知识的欲望驱动,...

  • 读书记

    叔本华说:读书就是使自己的脑袋变成别人的跑马场。但如叔本华这般不读书却能写出众多著作的人属于天才,世上大概没...

  •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 晓东一周一本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

  •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

  • 【读书笔记】叔本华论教育

    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以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而闻名,叔本华明确地阐述了一种双面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叔本华著作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iz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