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微思考:关注"各学段入学时是所谓好学生、走一段后发现是潜在学困生"这一反常现象!
当下对显性学困生如知识短层、专注力不够、厌学等关注度极高,并且有许多务实、有效的解决策略,然而对小、初、高三段潜在学困生缺少关注,缺少研究。
如小学阶段:在家里或幼儿园、幼小衔接班让学生过多死记硬背一些古诗词、写大量生字,会算百以内加减法,家长在亲朋面前让孩子炫耀展示,据专家追踪调查,提前背古诗、写字、算题,小学一二年级得高分甚至满分,优势满满,然而,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以后与未抢跑孩子相比,看不出任何优势!反而这些凭机械记忆“早熟孩子“在一二年吃透支红利,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没有一套良好学习方法,错过了思维发展关键期,最后成为厌学或不会停课、不会学习的学困生。
初中阶段:因小学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力弱,仅凭死记硬背考高分学生到初中后会因阅读力欠帐太多逐步沦落为学困生。
高中学段:没有适个自己的高效个性化学习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弱仅凭涮题、机械模仿解题获取高分初中生,考入高中后会逐渐掉队,成绩下滑,甚至成为学困生。
可见,对各学段入学时是所谓好学生、走一段后发现是潜在学困生这一现象必须重视,很有必要当作课题进行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