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静而不辩,是一种格局。

静而不辩,是一种格局。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3-06-30 06:36 被阅读0次


    人到一定年龄都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人很难在少年时、中年时、老年时,都过的顺遂如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看惯了名利场上的趋炎附势,看淡了人生路上的无可奈何,看清了人性中的善恶是非。
    渐渐明白,不是所有事情都尽在掌握,也不是所有事情单凭努力便可获得。

    于是渐渐的从喋喋不休,到沉默不语;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稳重;从左右逢缘,到善于独处。

    发生以上这些变化,往往意味着接下来的这几件事。一目了然;

    他把为利益而接近他的朋于称作"蠢东西";
    为了躲避应酬,他逢人就说自己得了肝病,会传染。
    意外的是,善于交际的贾平凹先生竟喜欢孤独。
    因为,孤独的时候,可以不用迁就别人,专注自己,更自在、更随性。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
    "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
    当我们沉浸在世俗中无法抽离时,就会淹没在芸芸众生中;
    但当我们看淡世俗,拂袖远离时,我们将专注自我,追寻自己。
    人生不一定要结伴而行,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为之而努力,你所独自走过的路也将熠熠生辉。
    认知超越旁人,明白多说无益
    年轻时,遇到争吵,你会面红耳赤的与他理论一番,定要争出个谁对谁错。
    可遇到的事多了以后,渐渐的发现:
    这个世上最愚蠢的行为就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三观不合、位置不同、层次不一,就算说得再多,毫无用处;解释再多,浪费口舌。
    而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位置不同,多说无益;明白认知不同,不必争论。
    与其将精力花在辩解上,还不如学会沉默;
    与其强融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还不如独自灿烂;
    与其花心思广交朋友,还不如专注与自己同频的人交往。
    从前,孔子有个学生在外面扫地,来了个客人便向学生请教问题。
    客人请教到:"一年有几季呀?"学生便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立马反驳道:"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如果我回答正确,你要给我磕三个头。"
    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辩解。
    正巧,孔子从里面走出来说:"一年只有三季。"学生虽疑惑,但却也乖乖的向客人磕了三个头。
    等客人满意的离开后,孔子解释到:
    "你难道没有看到他全身是绿的吗?它是蚱蜢,春天生,秋天死,它从来没有看过冬季,你跟他讲四季,可能要吵到今天晚上。"
    所以与人相处时,别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他人;别处在自己的位置评论旁人。
    要知道:少言,是一种修养;沉默,是一种智慧;静而不辩,是一种格局。
    面对打击,我们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
    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本质却还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
    风来听风,雨来等雨,人生百味,随意就好。
    皱眉头,但尝试的多了,无需放糖也终会慢慢习惯。
    当你习惯了这一切的时候,幡然醒悟,追赶不上的不追,不属于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
    生活哪有那么复杂?
    世间的很多事不由我们做主,若一味强求,只能徒增烦恼。
    做人啊,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所愿所不愿,皆不如心甘情愿。
    人生何其之短,看淡些、随意些,尽量活得开心些。
    只有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充实内心;
    只有提高自己的认知,才能深化自己;
    只有隐藏自己受过的伤,才能继续前行;
    最终看淡世间一切,才能活得通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而不辩,是一种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k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