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写在十年以后

作者: 蛋壳壳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6:42 被阅读118次

关注澎湃“汶川十周年”相关报道已经好几天了,就像在看故事、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各种死亡、恐惧、撕裂、悲恸、歇斯底里——除了想念、援助、救灾、举国齐心……失去了一切——家园、亲人……

如果这是个故事就好了、如果这是场电影也可以。可是,我知道,那是真实,没有一丁点儿艺术手段……

如果不知道生死,或许就不会感同身受,就像十年前的我一样……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我翻了日历,2008年5月12日,是农历四月初九,老爸老妈去山上赶庙会、拜神。

那年,我读初中一年级。中午做了一中午作业,根本没感觉到地震。下午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议论纷纷——那灯管儿我都看见晃悠了……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实习生,来教室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汶川地震了”。我已经忘记之后的情形是什么样子,只记得之后的好些天,上课前我们都会统一起立,默哀一分钟。

爸妈回来后也在院子里议论,说他们下山坐车的时候竟能感觉到地面在转……

邻居初三的姐姐接茬儿说“地球本来就是转的吧……”

“我还以为早上又忘记吃降压药了,晕得这么厉害”,老妈说:“后来才知道是地震了……”

“还是咱们这儿好,四川的人可恓惶的很,可杂活呀!”奶奶叹气。

那个时候,“地震”在脑海里还只是个名词,甚至都没把它和地理挂起钩来。

仿佛很长时间,家里29寸的长虹彩电里还在说着死伤情况。

我知道“死”就是永远没有,也知道面对死的正确的的情绪应该是悲恸或者哭泣、或者那个死亡的认识越少越好、失踪的人越少越好——只是“知道”。就像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像一个生冷的科学名词,还没有把“死”同感觉联系起来,只有“死”的知识、却没有死的意识……

那时候爷爷还在。他是矿工,几十年的矿工,那时我以为几十年是很长的时间。他经历过塌方,右手中指被裁掉一个关节,圆凸凸的指头像根柱子。小时候,我总喜欢把那根指头满满地握在手掌里,跟着他在街上游荡……我同样也忘记有没有问他关于“死”的事情,只是隐隐约约那个时候他总是提起“从前”、“瓦斯”、“塌方”……想来他应该体会得深切,对于“汶川”和“死亡”,即便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生死,从来没有区分过地域。

众志成城。后来,学校组织了捐款,母亲问我捐衣服行不行?我说“好像只要钱,老师说”。

那是一个下午,教室昏黄没有开灯。我坐在教室第一排,按照小组挨个儿交,然后读出来、记在本儿上——一块的、两块的、五块的、十块的……最高似乎就是十块了。我把母亲给的五块钱全交了出去,似乎就“挣”得一个比较光彩的“面子”。多年以后,我才觉得可笑,像“大跃进”时期捐铁一样,那也是面子。 更加可笑,或者可悲的是,全校募捐结束后,学生们自行比较,数额较高的班级的同学有了一个压倒其他人的噱头……


去年的某个假期,母亲难得回家,和我闲聊——她在西安帮哥看孩子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似乎有感觉地震,小区乱做一团,她尚在楼底散步听到这个消息,给哥打了电话,哥光着膀子只穿了短裤,嫂子一个人带着几个月的小侄女从15楼走下来——我第一次从现实中感觉到“柔弱”,是责任、是爱,但不是软弱。

2008年的五月该有多少柔弱着坚强的灵魂啊!

没有发生总不会以为是真的,老妈说。

我想起,最近一次从《看见》里看到关于5.12的那些人,那就是柔弱和坚强,记者也好、灾民也好。因为除了这样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再一次去看那些不敢触碰的真实,那些除了无奈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刻,更可以说明幼时浅薄的是,我竟然丝毫没有想到十年前的自己……

忘掉许多,包括那些以为永恒的虚假的记忆。如果没有经历生死,就不会感同身受……

和我一般大小的,那些坚强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还好,和我一样的人总是少数……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看到推文,北川、映秀…,现在都发展得很好。我在思考着如果没有那场地震会怎么样?我可以在把世界想得极其丑恶的预设下作出一个黯淡的结论。

但,这不是故事,也不是电影,这也是真实。

爷爷走后,我一直不太能接受,门庭冷落鞍马稀,但我必须得装得和成年人一样,一样去接受、去还礼、去生活……这也是真实,没有其他选择。

十年后,我第一次在日记本上找到答案——除了想念、援助、救灾、举国齐心外,我们还有“要更好”的希望和“更幸福”的明天。

我想起十年前温家宝总理指挥救灾时说的一句话“多难兴邦……”

我想着,

或许,有一天,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或许我该去看一看、走一走,走一走这个国家曾经裂开伤口的地方、看一看让这个民族高度凝聚的源力;去看看那些同我一般大却比我坚强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去看看时间可以让现实发生怎样沧海桑田的变化。

是的,我与那个地方并无关系,恰恰因为并无关系,我尚可安然至此。也并非仅仅需要有联系才可以去关注,不是如恋爱般需要“身份”才可在乎,不是一个人山西人、河北学生去看、去走,而是一个孩子、一个青年、一个人炎黄子孙,去寻找、去发现、去感悟这个国家、这些人民饱受的苦难……

那一个个故事般、电影般文字下面的……,也必定是需要铭记的、负重前行的……

(2018年5月10日写完,12日改毕录稿子)


尾记:

偶然在网上看到诸多当年报道512的旧报纸。作为一个人曾与报纸打过两年交到的人,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报纸和新媒体的优劣之争曾让我走到冥顽的胡同。或许,和解也好。都很好,拿它们来记录和慰藉……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

  • 5.12‖ 写在十年以后

    关注澎湃“汶川十周年”相关报道已经好几天了,就像在看故事、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各种死亡、恐惧、撕裂、悲恸、歇斯底里—...

  • 尽管初春雪融,也大可念想往日的寒冬

    写在前面: 是电影 海边的曼彻斯特 有感,内容涉及严重剧透。 5.12已经眨眼十年,这十年走来不易,未来也烦请加油...

  • 写在5.12

    今天5月12日,一个好日子。多少情郎,向心中的女神表白。 又有多少情郎,心中有爱,有自己钟情的女神,可是,觉得自己...

  • 写在5.12

    每个仪式都很重要,仪式里面带来的是庄重和鼓励,赞美和认同,并且是未来时刻里爱意绵绵的加油站。 21年前的今天,上班...

  • 写在5.12

    写在5.12 曾经的5.12,是我们忘不了的伤痛,但更值得赞颂的是桑枣中学的叶校长,在他长期尽职尽责的维修加固原有...

  • 写在5.12

    写在5.12 警笛拉响,同学们用书本护着头从教学楼上一冲而下,防震演练开始了。 可是,十四年前...

  • 写在5.12前

    细数日子,十年,明天又是5.12,或许对于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来说,那是一场国难,或许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来说,那是自己...

  • 不能忘却的纪念

    写在前面 : 这是一篇旧文,写于十年念前,以铭记那场大灾给我们带来的一切! 5.12大灾月祭 文 /...

  • 5.12以后的日子

    2008年5.12日,记得很清楚!初二一个很平常的午后,刚午睡小憩醒来,是练习英语听力的时间,英语老师陈老师急匆匆...

  • 5.12[写在睡觉之前]

    日出, 我是个追影子的人; 日落, 昏黄的灯光起, 我是个有影子陪的人; 灯灭, 我是个有天蝎座守护的人; 总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12‖ 写在十年以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lh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