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真邪论篇】帝曰:候气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译文】黄帝问:怎样候气呢? 岐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留舍于血脉之中,或寒或温,这是邪正相争,真邪尚未相合,所以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所以说诊得邪气方来,必须按而止之,阻止它的发展,用针泻之。但不要正当邪气冲盛时用针泻之,真气,就是经脉之气,正邪冲突,真气大虚,这时用泻法,反使经气大虚,所以说邪气方来正盛的时候不可用泻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诊侯邪气而不能审慎全面,当大邪之气已经过去,而用泻法,则反使真气虚脱,真气虚脱,则不能恢复,而邪气益甚,那病就更加重了。所以说,邪气已经随经而去,不可再用泻法,就是说的这个意思。阻止邪气,使用泻法,是间不容发的事,须待邪气初到的时候,随即下针去泻,在邪至之前,或在邪去之后用泻法,都是不适时的,非但不能去邪,反使血气受伤,病就不容易退了。所以说,懂得用针的,象拨动弩机一样,机智灵活,不善于用针的,就象敲击木椎,顽钝不灵了。所以说,识得机微之道的,一霎那时毫不迟疑,不知机微之道的,纵然时机以到,亦不会下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