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姚鼐没有选择的东御道

姚鼐没有选择的东御道

作者: 琴心雕虫 | 来源:发表于2024-12-13 22:50 被阅读0次

东御道的名字,来源于汉武帝,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曾在泰山东御道沿着山涧溪谷骑马登山。他21年间曾八次东临泰山封禅。

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是在他即位后的第30年(公元前110年),大概是认为此时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应该祭告天地了。

第一次封禅仪式结束后,汉武帝在泰山脚下的明堂接受了群臣朝贺,他非常高兴,下令改年号“元鼎”为“元封。汉武帝广赐牛羊酒肉等,又免除了泰山周围奉高、历城等地的年租,大赦天下,泰山附近从此宫殿馆舍群起,由于常年有达官要人往来住宿,周边逐渐发展、繁荣起来。

汉武帝封禅泰山留下的遗迹,比较著名的有明堂、汉柏和无字碑。与此同时,汉武帝频繁往复封禅泰山,也直接促成了今日泰安城的诞生和发展泰山郡治所也由博县城移至奉高城。奉高城作为泰山郡的治所地,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时期,历时五六百年的时间。奉高县因汉武帝封禅泰山而产生,奉高就是今日泰安城的前身。

“天门溪水”古御道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泰山封禅时所行路线。这年三月,汉武帝启程东巡,先是到了嵩山祭中岳,而后兴致勃勃地东行至泰山。不过此时泰山花草未生,登山未免扫兴,汉武帝便命人立石于泰山顶,自己转而前往海边巡游。等到四月泰山草木已生,汉武帝又返回泰山。由

汉武帝是从东面登泰山的。泰山阳面有三谷,地方文献称作西、中、东“三溪”,沿着三溪,有西、中、东三条攀登泰山的道路。今天,泰山景区的主进山路是中溪,也就是人们熟悉的红门路线。清代文学家姚鼐在《登泰山记》一文中所说的“东谷”,即如今人们说的东御道,也正是汉武帝的登山路线。

这条路线的别称是“天门溪水”,源自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的《汶水》篇记载,北汶(即今之泮河)“水出分水溪,源于中川分水,东南流经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天门”,即今天的南天门;“天门下溪水”,指的是东溪、东谷。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立奉高县为泰山郡治,其故址在泰安城东约四十里的故县村,汉明堂遗址则在其西方临近东溪的地方。那时东溪是攀登泰山的主通道,所以时人很自然地把它同登上泰山山巅的必由之地“天门”联系起来,因而东溪被称作“天门下谷”“天门下溪水”。

这条曾经显赫的进山道路因为废弃许久,早已不为人所知。这条路可能也是当时登岱的主要道路。”另外,崔秀国的《东岳泰山》也认为:汉武帝“取泰山东溪(今冯家庄河上游)故道,由奉高到谢过城,再向西北经柴草河、大直沟达中天门,到达岱顶,大祀昊天上帝。次日从阴道下,禅于泰山东北的肃然山。”

孔子倡导“行不由径”,亦即君子走路不能抄小道,要走正路大道。封禅是历代帝王祭祀天地的盛典,以常理言之,走正道、入正门攀登泰山是帝王封禅的必由之路,今人觉得汉武帝登泰山走“东溪”是不走寻常路,其实是古今观念差异造成的。

秦汉时期,重要建筑多以东门为正门。既然秦汉时期京城宫廷建筑均是以东门为正门,那么东面的道路也就成了进入京城和宫廷的大道正途。这样的建筑形制与当时“东向为尊”的礼制观念有密切关系。顾炎武在《日知录》指出,“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当时,诸侯王进入皇宫朝见天子要走东门,因此汉武帝泰山封禅,自然也要由东路登泰山才合乎礼制。

直至东汉时,这种方向尊卑的观念才发生了变化。公元56年,光武帝刘秀到泰山封禅,改由从南面登山马第伯所撰《封禅仪记》记载:“是朝上山骑行,往往道峻峭,下骑,步牵马,乍步乍骑,且相半,至中观留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仰望天关,如从谷底仰观抗峰……到天关,自以已至也,问道中人,言尚十余里。”文中的“天关”即今天的回马岭处,《泰山道里记》说:“回马岭,一名石关,应劭谓之‘天关’。”泰山今无“中观”其名,从文中所述登山路程度之,似是回马岭下址。这表明刘秀泰山封禅登山路线,改为从泰山南麓上山,即今天的红门、中天门一线。

东汉之际,都城制度也发生了一次以后,泰山南门成为登山的正门,从红门一带南面登山成为登山正途,东路则被废弃。

相关文章

  • 鼐鼎及鼒

    文心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里,有一段这样写。 …“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

  • 桐城文派简明编年(3):赓续期

    赓续期:从姚门四杰到曾国藩 1820年 嘉庆二十五年 姚鼐纂《古文辞类纂》74卷初稿本在广东刊行。 1822年 道...

  • 三焗鱼

    明朝时,郎中姚鼐因老家遭了水灾,只得领着妻儿,辗转来到了太古县。 太古县虽然富庶,却只有一家张氏医馆。姚鼐...

  • 登泰山记(姚鼐)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

  • 人物:姚鼐(1731—1815)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

  • 东御道 吾游

    知我今世游河山,造物老人忙兆年。 先画穹天兼锦绣,再兴世皇朝更迭。 故事兴亡多几趣,天盖地貌多隆山。 心中有路脚底...

  • 易经思维与企业之道

    知命大于选择,选择大于努力, 以术御道,道无术不显,以道御术,术无道不存, 无印,虚印,只是知道道理,无法通过学到...

  • 战争仙侠也是仙侠怎么能没有御气道—球球手游

    1、 御气道系统-御气道 开启等级:50级 打开方式: 第一步点击图1中的展开系统功能按钮,出现功能菜单,选择御气...

  • 不走寻常路的奇男子                      

    无为无所谓 2018-02-13 21:31 · 字数 2086 · 阅读 0 · 日记本 姚鼐是清代中叶...

  • 欣赏清代姚鼐的写的著名散文—《登泰山记》

    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姚鼐没有选择的东御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cq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