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鼎及鼒

作者: 随手壹典 | 来源:发表于2017-11-13 23:22 被阅读0次

    文心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里,有一段这样写。

    …“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

    是了!这个似曾相识的字,不识!

    但是,我虽然不识你,可我有朋友认识你!

    来把典君请出来,就知道‘鼐’来自何方!


    在现代汉语词典‘鼐’这个字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单纯的|nài<书>大鼎|。


    但是!这么短短的解释怎么能满足的了对历史知识八卦的好奇心呢!

    好吧,典君要去知识的海洋里冲浪,看看你有几家亲戚?交过哪些朋友?

    《诗经》《周颂·丝衣》中的一段:

    丝衣其紑(fóu),载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zī),兕觥(sì gōng)其觩(qiú)。旨酒思柔。不吴不敖,胡考之休。

    在这里,鼐鼎及鼒,即大鼎中鼎与小鼎的意思。因为在古代商周时期,基于等级观念,帝王臣子的头饰,有明确规定:

    周代天子用九鼎,诸侯配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平民百姓无权用鼎。

    因这些鼎往往形制、花纹相似而大小不同,它们的尺寸依次递减,排列起来,就是所谓“列鼎”。被称为“列鼎制度”。在这里我们也佩服古人的智慧头脑,用鼐鼎及鼒形容的恰到好处。

    除此之外,‘鼐’组成词语的还有“鼎鼐调和”,看,鼐在哪都能遇到鼎,毕竟是因为鼎才有鼐,还真是上阵父子兵!羡煞我等!


    翻看在元杂剧剧本中,郑光祖《程咬金斧劈老君堂》第二折:

    “…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为臣辅弼行忠孝,堪作凌烟阁上人。…”

    出处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所以用来比喻处理国政。

    其实,鼎鼐调和还可以反过来,叫调和鼎鼐!


    出处《旧唐书·裴度传》:

    “…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深深的为古人思想折了手!

    觉得有用您点赞留言都成,没用请路过,勿喷勿喷勿喷,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鼐鼎及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wt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