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着急着复工的时候,我却罢工了。
话说这个春节在家当厨娘,做了差不多相当于四个春节的伙食。一开始新鲜热情,在网上找了不少美食来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逝殆尽,各种蔬菜也吃到腻歪,如果孩子们再多少有点微词,这心情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吧了。
前天,趁着孩子们嘟囔又吃白菜的时候,我假装生气:“好吧,你们看有什么好吃的只管去吃,我绝不提任何反对意见”。
于是,昨天顺势罢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8887/82b5e2830b0e2f88.jpg)
别以为孩子们会回来求你。
这俩硬气的孩子可不简单。一个充当大厨,一个打下手。我在里屋就听见姐姐不停地使唤弟弟:“给我拿个蒜”、“把冰箱里的肉拿出来”、“咖喱在冰箱第二格”……紧接着就听到弟弟“好嘞”的回应声以及噔噔噔跑过来跑过去的脚步声。好不热闹!我在里面都能想象到姐姐撸起袖子大干的场景。
大约过了将近一个小时,儿子的欢呼声就传了过来:“爸爸妈妈、开饭喽”。等我走到餐厅一看,哇塞!咖喱土豆、清炒白菜、奥奥良鸡翅、青瓜炒肉丁,好不丰富!
“姑娘,你比你妈想象中能干多了!”
“那是,我可是太有才了!”女儿打开食指和拇指放在下巴下方,侧起头,摆出她的招牌自恋姿势,笑着对我说。
“还有我,还有我,我也帮忙了!”弟弟容不得别人忽视他,也来表功!
“好,谢谢你们,你们都很能干!”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午餐。
其实,我早知道,即使我罢工,她们也不会饿着肚子。女儿三年级的时候,我故意留她一人在家照顾只有三岁的弟弟,她居然因为无聊而去蒸水蛋给弟弟吃。
有体验才会有成长。姐姐五岁独自下楼买菜,八岁学会做菜,九岁自制奶茶;弟弟三岁自己洗澡,四岁开始洗碗,五岁学会起床叠被子……
生活的体验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助推力。记得我国儒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在某次对孩子们的演讲中说过:“你们要学会生活。什么是生活?就是生存。你们要知道该怎么吃饭、该怎么睡觉、该怎么穿衣、该怎么小便……处处要讲究礼貌、规矩。”
吃饭、睡觉是生存的根本,如果一个孩子连吃饭这件事都解决不了,将来又如何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
朋友的远房亲戚,有一个学霸儿子。在北方那座小城,家里经济条件好,又只有这么一个独子,她们的教育观就只有一点:孩子只管好好上学就行。儿子确实在学业方面争气,考上了复旦大学。
可是,入学不到一个学期,却收到了学校的勒令退学通知书。原因很简单:儿子没有生活能力。据说不仅是衣服袜子不会洗,跟同学相处不好,甚至连去食堂的路都摸不清方向,常常在校园里迷路。
中国的教育,经历这些年的反复调整,终于开始意识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这一年来,除了自家孩子,很多次听到学员、朋友提起,学校每周都会增加一项“家务作业”并且要求拍视频上传。
这无疑是件好事。只是,在这个学校要求的被动行为背后,我们的家长是否更应该思考:我们该如何放手把责任还给孩子,给孩子更多的生活体验!
偶尔罢罢家务活的工,也不失为一种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